和张彦智对雪

雪山何处觅瞿昙,压尽东南瘴与岚。
待伴可堪风作党,交光应喜月成三。
濯市漉酒供杯勺,涉笔联诗尚笑谈。
柳絮自今轻谢句,使君才气擅东南。

作品评述

《和张彦智对雪》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雪山何处觅瞿昙,
压尽东南瘴与岚。
待伴可堪风作党,
交光应喜月成三。
濯市漉酒供杯勺,
涉笔联诗尚笑谈。
柳絮自今轻谢句,
使君才气擅东南。

诗意:
这首诗词以对张彦智的题雪作为切入点,表达了对雪的观察与感受,同时也抒发了对友谊和文学创作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雪山、东南的瘴与岚、风、月、濯市、酒、杯勺、笔和诗等元素,展示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以及诗人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珍视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雪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和情感。诗的开篇以“雪山何处觅瞿昙”一句,将雪山与瞿昙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展示了雪山的高远和神秘。接着,诗人以“压尽东南瘴与岚”一句,以雪的洁白将东南的瘴气和雾霾压制,表达了对清新空气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待伴可堪风作党,交光应喜月成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风和月被赋予了能够与诗人相伴的特质,交相辉映,增添了诗意的浓厚感。

后两句“濯市漉酒供杯勺,涉笔联诗尚笑谈”突出了诗人的文学才情和与友人共同创作的欢愉。濯市漉酒、涉笔联诗,都是表达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推崇。

最后两句“柳絮自今轻谢句,使君才气擅东南”则是对张彦智的表扬和赞美,使君才气擅东南,展示了张彦智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和影响力。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文学创作的思考,展示了王之道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才华,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和对友情、文学的珍视。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始兴溪子下江淮,曾为东南再造来。如虎如熊今固在,将军何处上金台。

借守陪京尺五天。碧油旆里地行仙。政成多暇且同欢。梅雨□江□□润,薰风高阁水晶寒。长鲸饮罢玉壶乾。

青坛帝籍,在国之东。荐笾执耜,率礼和容。鸣芝回对,瑞气凝空。万方瞻仰,百顺来同。

江南花草易芳菲,今我还家已似迟。最恨春风苦无思,卷藏红绮不容披。

吾评此记前无古,历历溪山在目中。潦后数椽谁朴斩,云间千尺忽青红。比滁亭笔尤高简,与洛桥碑角长雄。父老皆云侯苦节,咄嗟幻出化人宫。

隔篱处处雪成窝,牢闭柴荆断客过。叶贵蚕饥危欲死,尚能包裹一丝窠。

江上春风底事寒,主张火柜一雷鼾。不干酒力浓时困,自是人情熟处安。

暗中摸索不难佑,眼里轮囷郤见稀。行地径须先八骏,刺天终不羡群飞。

清明好时节,傲吏小诗家。失意因流水,伤心为落花。人归知市静,日落见山斜。明日三叉路,村醪亦自佳。

烟山漠漠水漫漫,老柳知秋渡口寒。尽是西溪肠断处,凭君将与故人看。

竹外半窥娇面。真个出尘体段。没处可偷怜,空恁眼穿肠断。休恋。休恋。只是与伊分浅。

我来春已晏,道樾半清阴。崖暗石蹲虎,林明花散金。

锦江城外锦城头,回望秦川上轸忧。正值血魂来梦里,杜鹃声在散花楼。

在在江湖芦苇,家家杨柳楼台。试问燕鸿心事,为谁飞去飞来。

忆昔寻梅汉水旁,故乘微霰渡澄江。如今飘泊闽山侧,拥褐安禅听打窗。

瞻彼高山,苍苍相缪。云舒霞张,溪谷险幽。鸣鹤在树,猿猱啾啾。青松多风,白露已秋。仙乎曷去,胡不少留。

尚此高闲久,空林旧径存。掩关防俗驾,登阁俯邻园。植竹惊初笋,移花过别根。幽怀在自得,勿易与人言。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造门剥啄笑谈余,过我频迂长者车。八咏继吴推翰长,一封谕蜀属相如。岷峨诗富追风雅,韶濩声谐复古初。仰止骚坛方北面,不堪官事蠹书鱼。

冬夜苦难晓,短景复易夕。安得户牖光,不待东方白。恍如游化城,琼台若千尺。英华发林薮,余彩散阡陌。平铺浩无垠,巽入微有隙。忍寒食纵观,未愿朝曦赫。柳绵著歌茵,梅片堕妆额。皭然群汙中,有意欲比迹。自识玉皇家,癯仙陋山泽。新来学为农,遭岁屡无麦。穉子色恒饥,老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