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郭祥正的《日公绿萝庵》
拼音和注音
zhǐ kǒng chéng yún cāng hǎi qù , wèi yīng chí shuǐ lǎo jīng y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鲸鱼:动物名。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目。外形似鱼,但用肺呼吸,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生活于海洋,胎生,鼻孔在头顶上,故常露出水面呼吸。皮肉可食,脂肪可制油,亦供医药、工业用。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原诗
一庵春静绿萝舒,拂拂香风宴坐馀。
只恐乘云沧海去,未应池水老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