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人言性本静,不必林与山。
世虽有此理,知谁非妄言。
自我作归计,於今十余年。
低回轩冕中,此语愧虚传。

作品评述

诗词:《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人言性本静,不必林与山。
世虽有此理,知谁非妄言。
自我作归计,於今十余年。
低回轩冕中,此语愧虚传。

中文译文:
人们说人的本性是安静的,不需要依赖林木和山川。
尽管世间有这种说法,但谁知道这是否是空谈。
我自己在心中思量,已经有十多年了。
在官场低声下气,这样的言论令我感到惭愧而不敢予以宣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以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为题材,表达了对于人性本质和社会中的言论之间的矛盾和迷茫的思考。

诗的开头,苏辙引用了人言性本静的说法,意味着人的本性是安静的、自然的,不需要外在的环境刺激。这一观点在当时是被广泛传颂的。

然而,苏辙接下来提出了疑问,他认为世间的说法虽然存在,但他不确定谁能够确定这是真实的,谁能够确认这不仅仅是虚妄的言论。这种怀疑和迷惑反映了苏辙对于社会言论的深思熟虑。

接着,苏辙回顾了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已有十多年的时间,暗示了他对于人性和言论的思考已经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沉思和观察。然而,他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低声下气,不敢公开宣扬这样的言论。这可能是因为苏辙身居高位,深知官场的虚伪与权谋,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免招致压力或者是惩罚。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于人性和社会言论的思考与困惑。他在官场中的身份使得他不敢公开发表自己的言论,而只能在心中默默思索。这种内心的挣扎和对于真实与虚伪的矛盾体现了苏辙作为一位文人官员的独特境遇。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还丹火法将何作。初从复卦终于剥。旦暮用屯蒙。潜行造化工。进为春夏月。退象秋冬节。既未入坤宫。还丹道已穷。

之子交游柳与刘,朅来声闻水东流。县知此去居三馆,可但当年记九丘。沧海狎鸥犹好在,红尘没马肯回不。短篇为寄章泉老,莫听浮沉付石头。

当年场屋未分袍,文阵今将逸对劳。紫案飘香还序拜,画堂横幕看挥毫。心游造化群嚣静,笔吐虹霓万丈高。长育人材今久矣,行看中选尽英豪。

山前抹出连云树,窗外施来带月枝。数点塞鸿相伴好,一声羌笛不须吹。

画舫予所喜,云舟不是舟。雅宜风澹荡,那共水沉浮。荷净初过雨,竹凉飒似秋。分明太液上,借与米家游。

病目须饮酒,饮酒调微疴。气血郁不舒,赖此酒力和。所以雷公方,制药用酒多。活血必酒洗,散郁须酒磨。制药既用酒,饮酒良匪他。酒可引经络,酒能驱病魔。病目不饮酒,此盖医者讹。李白好痛饮,不闻目有痤。子夏与丘明,不为饮酒过。饮酒既无害,不饮如俗何。清晨呼东家,买置

兴来文字三杯酒,老去生涯万卷书。遗汝子孙清白在,不须厦屋太渠渠。

庄周昔贷粟,犹欲舂脱之。鲁公亦乞米,炊煮尚不辞。渊明端乞食,亦不避嗟来。呜呼天下士,死生寄一杯。斗水何所直,远汲苦姜诗。幸有余薪米,养此老不才。至味久不坏,可为子孙贻。

于赫烈武,光昭古今。载严祀事,敕画惟钦。既洁其牲,毁诸其音。神之格思,来顾来歆。

从容启华馆,馔玉复烧兰。是岁兹旬尽,良宵几刻残。风回松竹动,人息斗牛寒。此后思良集,须期月再圆。

去年岩桂花香里,著意非常。月在东厢。酒与繁华一色黄。今年杯酒流连处,银烛交光。往事难忘。待把真诚问阿郎。

哑却我口秃我舌,明眼衲僧难辨别。今朝撒向诸人前,须弥灯王笑不彻。

岸帻萧骚雪满簪,一闲真是直千金。归来栗里多情话,病后香山少醉吟。久坐蒲团焦叶放,闲拖藜杖藓花深。饥时吃饭慵时睡,何暇将心更觅心。

飒然何处起,水国不成眠。触树人疑雨,开门月在天。渔舟移绝浦,雁阵落荒田。晓起伤漂荡,芦花走屋前。

云岫如簪。野涨挼蓝。向春阑、绿醒红酣。青裙缟袂,两两三三。把麹生禅,玉版句,一时参。拄杖弯环。过眼嵌岩。岸轻乌、白发__。他年来种,万桂千杉。听小绵蛮,新格磔,旧呢喃。

尚记诛茅柳外堤,水光摇雾润窗扉。桑间曾是僧三宿,海上能忘鹤一归。野店樽罍醅脚酽,比邻鸡鹜稿头肥。解颜一醉平生事,更向行藏计是非。

少休大夫封,应梦上公禄。向来岩壑姿,高节媲青竹。低徊文绣地,自谓迁进速。迩者为客卿,翰苑文史足。炎炎虽可鄙,炳炳有足录。一朝污浊流,钱券满吾蜀。童山要进取,万石压车轴。通侯宠富民,都慰侈搜粟。虽蒙须臾荣,不盖平生辱。社栎乃天全,不及不才木。春秋戒求名,吾诗

背郭衡门迥,栖迟一径幽。隔帘风挟雨,虚阁晚生秋。水鸟日堪狎,村醪客可留。不嫌成简略,烦为过溪头。

久矣致生刍,斯行夫岂徒。不惟哀一老。亦欲识诸孤。魏笏期传祖,韦经在业儒。女平仙去早,万事付长吁。

巨浸滔天后,遗黎复业初。桑田皆变海,老稚半为鱼。凿石开新道,行人问故庐。客愁那对此,搔首重欷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