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四首·最高顶

白云引策杖,苔径谁往还。
渐见松树偃,时闻鸟声闲。
豁然喧氛尽,独对万重山。

作品评述

《烂柯山四首·最高顶》是唐代诗人刘迥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云引策杖,苔径谁往还。
渐见松树偃,时闻鸟声闲。
豁然喧氛尽,独对万重山。

诗意:
这首诗以烂柯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内心的愉悦和宁静。诗人手持着一根拐杖,在白云的引导下,沿着长满苔藓的小径前行。渐渐地,他看到了倾斜的松树,听到了鸟儿的歌声。随着这些自然景象的呈现,周围的喧嚣逐渐消散,只留下诗人独自面对着层层叠叠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诗人以步行的方式向着山顶前进,白云似乎在引导着他的方向。苔径是一条长满苔藓的小路,给人一种静谧而舒适的感觉。随着诗人的行进,他渐渐看到了倾斜的松树,这些松树的倾斜姿态增加了整个景色的趣味和变化。同时,他也能时常听到鸟儿的歌声,这让整个环境更加宁静和闲适。

诗的最后两句"豁然喧氛尽,独对万重山"表达了诗人在山顶的独处感受。当喧嚣和杂念渐渐消散之后,只有诗人和层层叠叠的山峦相对。这种独处感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诗人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身心的宁静与平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的追求。通过与自然的交流和沉思,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宁愿。这种与自然的融合和超脱,也反映了唐代诗人追求自由和超越尘俗的思想倾向。

诗词推荐

夏辞旌旆已秋深,永夕思量泪满襟。风月易斑搜句鬓,星霜难改感恩心。寻花洞里连春醉,望海楼中彻晓吟。虽有梦魂知处所,去来多被角声侵。

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齐修。迷悟岂拘先后。悟则刹那成佛,迷则万劫沦流。若能一念契真修。灭尽恒沙罪垢。

家山三百里,处处逐流水。舟行鉴影中,尘埃不须洗。人言田间苦,我言田舍好。浊醪三两杯,沈忧积如扫。昨与田父言,别白皆有证。丈夫幸听之,物物保性命。归来过山僧,僧始见客喜。试与语艰难,不贪亦不止。我徐觉言烦,乃静观厥理。僧言祸与福,皆其自取尔。吾师有明言,报应

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瑶台半入黄山路,玉槛傍临玄霸津。梅香欲待歌前落,兰气先过酒上春。幸预柏台称献寿,愿陪千亩及农晨。

看花不合在花间,外面看来锦一般。每一团花三丈许,红花团绕白花团。

驱车振楫越山川,候晓通宵冒烟雨。青枫浦上魂已销,黄檗馆前心自苦。

佞人如(左虫右犀)。

一片南云,定知来做巫山雨。歌声才度。只向风中住。恼乱襄王,无限牵情处。长天暮。又还飞去。目断阳台路。

平生直道耻求人,下位沈英久未伸。齐吹古来偏有滥,叶龙今更不宜真。天边奕世三台贵,江上先庐一亩贫。大抵穷通相倚伏,这回寒谷解逢春。

莳药移花撰石名,稍加心匠可经营。天真不假人为力,绿树啼莺一两声。

潇水悠悠天际来,夹江古木抱山回。栅中人物不满把,日晏市散多苍苔。九疑巉天古云埋,遥想帝子龙车回。心衰目极何可望,九歌寂寂令人哀。

仆人驱行轩,低昂出我门。离堂无留客,席上唯琴樽。古道随水曲,悠悠绕荒村。远程未奄息,别念在朝昏。端居愁岁永,独此留清景。岂无经过人,寻叹门巷静。君如天上雨,我如屋下井。无因同波流,愿作形与影。

寒斋日萧索,天外敞檐楹。竹雪晴犹覆,山窗夜自明。禽归窥野客,云去入重城。欲就陶潜饮,应须载酒行。

美箭出东南,之子裒然秀。绰绰令兄弟,茂器偕年就。九流无近讨,六艺乃遐究。诏书求异等,二惠兹来观。牍均方朔多,辐比吾丘凑。蹀足蚁封场,刷羽桐花囿。孤音或少和,至宝不期售。肇允褰褐衣,薄言返岩窦。江皋看鱼乐,山径怀雉嗅。无忽豫章材,行参柏梁构。

簷外云深雨合围,此行不叹始非。对君便是苏端过,把酒曾无御叔讥。红湿烟郊思散策,寒欺病骨旋添衣。了知未尽山阴兴,共作冲泥傍险归。

君行杳何许,万里蜀云西。野色春斯近,林烟晓意迷。天藏马峡小,星逼剑关低。莫使乡愁乱,咬咬信子规。

阊阖云深锁建章,曈昽旭日射神光。紫宸肃肃开黄道,万岁声声拜玉皇。

粉絮飘琼树,摇花结玉池。蕊仙滕六逞瑰奇。都把银河细剪、做花飞。小院风声急,歌楼酒力微。闷中犹记去年时。呵手牵人相伴、塑狮儿。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旧隐青山在,衰颜白发新。推移忝前辈,疏嬾似高人。击鼓驱殇鬼,吹箫乐社神。家家皆有酒,莫吐相君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