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次秀野杂诗韵.葺居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biàn jué yuán lín dùn xiāo shuǎng , bù fáng suí jìng wèi xuán yō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园林:(名)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地方:苏州~。
不妨:(副)没有妨碍,表示可以这样做:~一试|~尝尝。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丈人高卧碧江头,门掩西风万木秋。
重喜青山还绕屋,却嫌黄叶渐平沟。
开轩且放浮岚入,决水徐通废圃流。
便觉园林顿萧爽,不妨随境味玄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