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二首

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偶得茅柴且尽欢。

作品评述

《寒食清明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食清明二首

过眼年光疾弹丸,
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
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
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
偶得茅柴且尽欢。

中文译文:

时间如弹丸般飞逝,
桐花已有一半凋零,燕子才刚归来。
汉宫里有明亮的红烛,门内温暖如春;
而我住的白色小屋却没有炊烟,寒气入骨。
宁愿和鸡一起参加戏剧表演,
也多次想起带着鹤去访问孤山。
今年秋谷和金子的价值相等,
偶然得到茅草和柴火,就尽情享受欢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的思考。

诗的开头,诗人用"过眼年光疾弹丸"来形容时间的飞逝,暗示了人们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桐华半拆燕初还"则描绘了桐花凋零和燕子归来的自然景象,以此交代了诗歌发生的时节和背景。

接下来,诗人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自己和汉宫的生活状况。汉宫里有明亮的红烛和温暖的门,象征着富贵和安逸,而诗人住的白色小屋却没有炊烟,给人一种寒冷和贫困的感觉。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的差异,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体验。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心愿。他宁愿和鸡一起参加戏剧表演,也表达了对欢乐和娱乐的向往;而"携鹤访孤山"则表示他对自然和清静的向往和思念。

最后两句,诗人以一种比较轻松的口吻,描述了他在当下所拥有的欢乐。今年秋谷和金子的价值相等,暗示了他对物质财富的看法,并以"茅柴"和"柴火"来象征简朴的生活和温暖的气氛。这种对于当下欢乐的感受和珍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积极态度和对简单快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生活经历和情感追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简单快乐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和清静的喜爱和《寒食清明二首》是刘克庄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食清明二首

过眼年光疾弹丸,
桐华半拆燕初还。
汉宫有烛朱门暖,
墨突无烟白屋寒。
宁复斗鸡陪戏社,
颇思携鹤访孤山。
今年秫与金同价,
偶得茅柴且尽欢。

中文译文:

时间如弹丸般飞逝,
桐花凋零了一半,燕子刚刚归来。
汉宫内有明亮的红烛,门暖如春;
而我居住的白色屋子没有烟火,寒气袭人。
宁愿与斗鸡一起参与戏剧社团,
也深思着带着鹤去孤山游览。
今年秋谷和金子的价值相等,
偶然得到茅草和柴火,就尽情享受快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主要描绘了寒食和清明时节的景象,并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开头的两句"过眼年光疾弹丸,桐华半拆燕初还"通过时间与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岁月的易逝。诗人以弹丸和桐华的比喻,生动地形容了时间的飞逝和春天的脆弱短暂。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描写了汉宫和自己的生活环境。汉宫中有明亮的红烛和温暖的门,而诗人居住的白屋却寒冷无烟,这种对比给人一种贫困和冷落的感觉。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富贵生活的渴望。

在下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愿望。他愿意与斗鸡一起参与戏剧社团的演出,也怀念着与鹤一起游览孤山的时光。这表达了诗人对欢乐和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

最后两句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口吻,描述了诗人目前的快乐和满足。今年秋谷和金子的价值相等,意味着诗人对物质财富的看法,并以茅草和柴火来象征简朴而温暖的生活。诗人偶然得到这些,尽情享受快乐。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当下欢乐的珍惜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时间流逝、生活环境和情感追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简单快乐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短暂和生命脆弱的主题,同时也传递出对自由和欢乐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秘魔老儿,擎个叉子,不肯放下。灵山这裹,净躶躶,赤洒洒,没可把。

独擅松风一壑哀,竹门虽设为谁开。宦情已矣随流去,老色苍然上面来。已惯山居无历日,不知人世有公台。天生此手终何用,只解持杯亦快哉。

怀归空有感,包贡则无因。跳入商山去,添予作五人。

枥上病骢啼褭褭,江边废宅路迢迢。自经梅雨长垂耳,乍食菰蒋欲折腰。金络头衔光未灭,玉花衫色瘦来燋。曾听禁漏惊衙鼓,惯蹋康衢怕小桥。半夜雄嘶心不死,日高饥卧尾还摇。龙媒薄地天池远,何事牵牛在碧霄。

寂寞一窗灯,随风灭又明。空堂连夜雨,白发哭儿声。树色悲摇落,交情隔死生。唯应骨肉爱,为鬼亦同行。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俗物只散意,市朝那复清。未能蓬岛去,且上玉京行。古洞深无底,幽泉细有声。山灵知我意,賸乞片时晴。

参闻吾道无心语,只在当时一唯间。多学反嗟疑子贡,望云犹隔数重关。

不其山头月将午,交门沉沉夜击鼓。博山火爇凝绛烟,霓旌导骑来容与。玉颜绰约含春花,向坐分明君自睹。君心有欲神不违,侧耳倾心听好语。云收雨散意不传,起望星河独延伫。明朝更入芝房斋,神其相之复来下。茂陵新树起哀风,五柞宫中泪如雨。

藏经看几遍,眉有数条霜。万境心都泯,深冬日亦长。窗虚花木气,衲挂水云乡。时说秋归梦,峰头雪满床。

中和既时,重颖既垂。自响其本,岂不尔思。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谒叟搘筇步后吴,茅檐枳落水平铺。大儿侍侧霜飘领,犹着荆衣学弄乌。

圣谟洋洋,网纪四方。孙我髦士,观国之光。遐不作人,而邦其昌。以燕天子,万寿无疆。

昔遇高皇帝,同朝多伟人。哀哉逝不留,焄蒿返苍旻。存者才一二,相望不得亲。秋风闻雁过,老泪沾衣巾。

湿云冉冉树藏鸦,秋岸无人小艇斜。细雨入帘新睡起,晚□吹落木犀花。

赵州狗子无佛性,石牛不怕师子吼。午夜云腾浪接天,海门一阵狂风扫。茫茫大地参玄人,眼裹无筋一世贫。掣电机关何处讨,头角峥嵘出荒草。

蝶散莺啼尚数枝,日斜风定更离披。看多记得伤心事,金谷楼前委地时。

一毫不露见全身,德觇徵符捷若神。高岱自高元地势,球琳非琢本天真。出山聊作无心润,著物应名有脚春。唤作使君犹未解,岂知游戏两朱轮。

金谷花开得岁春,东风吹农路傍庙。蛙鸣私地为官地,燕认新人是故人。珠屐卖钱豪客散,玉钗乘傅舞娥颦。灶环一锁歌钟断,时有鸮声恐四娄。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