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稼

井字行都整,花香远已甜。
穗肥黄俯首,芒劲紫掀髯。
风搅平云阵,声松缺月鎌。
不愁禾把减,高廉却愁添。

作品评述

《观稼》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农田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农作物丰收的喜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井字行都整,花香远已甜。
穗肥黄俯首,芒劲紫掀髯。
风搅平云阵,声松缺月鎌。
不愁禾把减,高廉却愁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农田为背景,通过描绘稻谷的生长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农作物的欣赏和对农民劳动的敬佩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的“井字行都整”意味着稻田整齐有序,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场景。接着,诗人描述了稻穗的状态,用“穗肥黄俯首,芒劲紫掀髯”来形容稻穗丰满黄熟,稻芒紫黑色的颜色。这些描写展示了农作物的健康和茁壮成长。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风吹动稻田的情景,用“风搅平云阵,声松缺月鎌”来形容风吹动稻谷的声音。这一描写增添了诗词的动感和生动性。

最后两句“不愁禾把减,高廉却愁添”,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关切。虽然农作物丰收,但高昂的物价使得农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这种对农民境况的关注,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怀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农田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劳动和农作物丰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中农民所面临的困境。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老鸡喔喔桑树颠,明星磊磊茅屋边。我兴视夜不复眠,坐看朝暾浴虞渊。开窗清风来穆然,拂几洗研整蠹编。火云崔嵬忽满天,安得羲和徐著鞭!

东路归梁懒,黄流下汴深。眼穿南去翼,耳冷北来音。风雨昏斜日,乾坤入醉吟。不忧贫且老,自有伯鸾心。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却是因遗子。不见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香外无香比。

云惹低空不更飞,班班红叶欲辞枝。秋光未老仍微暖,恰似梅花结子时。

连作湖山五日游,沙鸥惯识木兰舟。清明寒食荒城晚,燕子梨花细雨愁。赐火恩荣皆旧梦,禁烟风景似初秋。凤丝龙竹繁华意,犹为西林落日留。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叶雕非一日,盛夏则已然,一叶复一叶,及此摇落天。晨起坐堂上,散若飞鸟翩,昔时可藏鸦,今欲不庇蝉。顾视庭中草,亦复非阡眠。百谷秋皆成,是谓造化权。岂为草木计,而欲求两全?物理贵见微,勇退差为贤。

读书台南山绕屋,恰如万簪削青玉。读书台北山更多,又似碧海跃万波。台边高人子刘子,架楼南北山围里。醉中领客上上头,忽惊平地翠浪浮。一浪抛云入天半,众浪翻空湿银汉。砰轰打到栏干前,天跳地踔乾坤颠。主宾拍手呼钓船,定眼看来还不然,只是南北几点山。

园门当路掩清华,乔木灵根裹翠霞。地拥楼台齐葛岭,天分香影傍林家。中兴勋将曾营业,外邸王孙且看花。月色水光三十里,何人来此泛仙槎。

主人得幽石,日觉公堂清。一片池上色,孤峰云外情。旧溪红藓在,秋水绿痕生。何必澄湖彻,移来有令名。

靖州太守诗自佳,留连浊酒看残花。涧上久矣无此乐,落拓尤怜云月家。

一从身世两相遗,往往关门到午时。想得俗流应大笑,不知年老识便宜。

夏日乏絺葛,冬来无衾裯。况复窜炎荒,令人生百忧。空城舞狐狸,深林鸣鸺鹠。此邦无足恋,聊为薪水留。枯枝煮寒泉,大灶声飕飕。老盆深注汤,徐以双骹投。沃久意痛快,絷维今脱鞲。须臾膏液上,两踝暖气浮。生平苦寒痹,一洗皆已瘳。登山不须扶,跳梁逐狙猴。

洞门流水日潺潺,桃坞依然枕水边。春色年年花自好,游人谁复遇婵娟。

舴艋舟轻暖欲酣,鸬鹚杓重老何堪。风霜两鬓五十五,杨柳几番三月三。禊帖又逢今癸丑,兰亭仍是旧东南。死生政亦寻常事,却笑诸贤苦未谙。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未教落素混冰池,且看轻黄缀雪枝。越使可因千里致,春风元自未曾知。

诸生旧短褐,张目视寇雠。高义终焉在,白骨更何忧。

?一作: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二首?百日归期恰及春,残生乐事最关身。出门便旋风吹面,走马联翩鹊啅人。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従来岂有因。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寒上纵归他日马,城中不斗少年

宗门妙旨,海口难宣。简要提撕,知音罕遇。事无一向,理出多门。岂不见道,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树倒藤枯,句归何处。深秋帘外千家雨,落日楼前一笛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