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炼师还峨嵋山

太一天坛天柱西,垂萝为幌石为梯。
前登灵境青霄绝,下视人间白日低。
松籁万声和管磬,丹光五色杂虹霓。
春山一入寻无路,鸟响烟深水满溪。

作品评述

《送张炼师还峨嵋山》中文译文:

太一天坛天柱西,
垂萝为幌石为梯。
前登灵境青霄绝,
下视人间白日低。
松籁万声和管磬,
丹光五色杂虹霓。
春山一入寻无路,
鸟响烟深水满溪。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送别张炼师回峨嵋山的情景。首先描绘了太一天坛的景象,以及天柱西的大山,山上垂挂着萝蔓,石头搭成台阶。接着描绘了前往灵境青霄的景色,仰望之处,已经看不到尘世的繁忙,只能看到白日低垂的人间。整个山中回荡着松树和长笛的声音,五彩斑斓的虹霓与丹光交织,展示出美不胜收的景色。然而,一旦进入春山之中,却发现寻到的路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容易,山中的鸟鸣声回荡,烟雾弥漫,水流蜿蜒,给人以无尽的迷茫和神秘感。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天人合一的心境,以及峨嵋山的壮丽景色。通过描绘山中的松籁声、丹光五彩和烟深水满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描述进入春山的困难,表达了人在面对未知时的迷茫和不易寻找到正确的道路。整首诗以山景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文明一作初,广平人。登进士第,从韦臯于劒南。贞元中,为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诗格清华,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推荐

重位每忧身後骂,虚名不救眼前饥。直须采药名山去,日夜松风无歇时。

未问移栽日,先愁落地时。疏中从间叶,密处莫烧枝。郢客教谁探,胡蜂是自知。周回两三步,常有醉乡期。

杜陵野老拜杜鹃,念渠蜀王身所变。我今流涕杜鹃花,为是此禽流备溅。嗟哉杜宇何其愚,万事成败皆斯须。一枰黑白翻覆手,揖让放弑皆丘墟。汝初一身今百亿,凝滞结恋胡为乎。尔生不能存社稷,死怨谢豹何区区。至今有子不自保,寄巢生育非良图。百亿禽分百亿花,数若恒河沙复沙。

圆峤仙人厌久如,戏求何颖作周书。半生闻谊亲无路,一日同僚分有馀。西子湖边春载酒,征官亭上夜分裾。秋来怀抱知多少,总是归程细细摅。

多病卧江干,过尽春花秋叶。又见横斜疏影,弄阶前明月。呼儿取酒据胡床,尚喜知时节。宜与老夫情厚,有鬓边残雪。

惯伴山僧汲涧泉,懒随年少梦游仙。风流输与贤兄弟,朱阁临风教李娟。

朱樱再食双盘日,紫禁重颁四月时。滉朗天开云雾阁,依稀身在凤皇池。味兼羊酪何由敌,豉下莼羹不足宜。原庙荐来应已久,黄莺犹在最深枝。

剡溪风雪正纷纷,暗想清游已目存。颇怪扁舟遽乘兴,应缘坐席不容温。海圻聊尔夸千骑,帐底何如具一尊。回首兔园吟赏地,从今授简致频频。

白塔摇摇波浪间,几多舟楫望禅关。天边幡影因心动,堂上潮音到海还。我拔一毛犹自苦,师除双臂信如閒。中流莫怪频回首,直到江南始见山。

弟兄亲友剑南州,别思如山浩不收。家问稀疏人迹绝,眼明从子慰羁愁。

渥洼骐骥儿,众中见毛骨。别来忽三岁,残害为异物。

落花深,芳草暗,春到断肠处。金勒骄风,欲过天堤去。翠楼葛领西边,恰如曾约,画阑映、一枝琼树。正凝伫。芳意欺月矜春,浑欲便偷许。多少莺声,不敢寄愁与。谢郎日日西湖,如今归后,几时见、倚帘吹絮。

凉蝉乱叫朝暮雨,独鹤不迷前后山。茶叶煮汤胜茗椀,栗花然火称松关。

善积端如水涤源,源深自可羡来昆。岁当有室讵为老,意者重闱思弄孙。和乐定知江有渚,硕蕃伫见叶流根。河南心印元同自,秋干虷中细讨论。

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时露下百草,流萤此飞翻。初如灰烬微,忽作秋星繁。念彼生育处,回光照其根。君莫轻流萤,流萤尚知恩。

人生本是客,杜叟顾未知。今年我闻道,悲乐两脱遗。日色如昨日,未觉墉阴迟。不须行年记,异代寻吾诗。东家窈窕娘,融蜡幻梅枝。但恐负时节,那知有愁时。

練吉日兮,进神之堂。牲既陈兮,粢盛既香。奠桂酒兮,容兴嘉觞。发安留兮,锡我福祥。

作苦三时逸在冬,安知一篑尚亏功。愁闻地籁吹羊角,不见天瓢滴马鬃。

昨夜烽风吹作花,异香早已满天涯。蓬莱深处两三树,风月分来第一家。绰约道妆如侍案,婆娑醉影欲乘槎。广寒莫遣痴蟆食,留取芬芳与世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