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雪三首

寒令夺春令,六花侵百花。
塘冰胶燕觜,野水涩芹牙。
拥柱轻於絮,吹墀净若沙。
乳禽饥啄木,谁悮拨琵琶。

作品评述

《十五日雪三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令夺春令,六花侵百花。
塘冰胶燕觜,野水涩芹牙。
拥柱轻於絮,吹墀净若沙。
乳禽饥啄木,谁悮拨琵琶。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冬天的景象,通过描绘雪花的形态和对自然景色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寒冷季节的感受和对春天的期待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冬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雪花的描绘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展现出作者对寒冷季节的感受和对春天的期待。下面对每一句进行分析:

1. "寒令夺春令,六花侵百花。"
这两句表达了冬天的寒冷和雪花的盛行。"寒令夺春令"指的是寒冷的天气延迟了春天的到来,"六花侵百花"意味着雪花的数量众多,覆盖了原本的百花。

2. "塘冰胶燕觜,野水涩芹牙。"
这两句描绘了冰冻的水面和冷冽的水质。"塘冰胶燕觜"形容冰面上的结冰像是黏在燕子的嘴上一样,"野水涩芹牙"则形容野外的水质像是涩到了芹菜的牙齿。

3. "拥柱轻於絮,吹墀净若沙。"
这两句描述了风雪交加时的景象。"拥柱轻於絮"表示雪花像是轻柔的棉絮一样围绕着柱子,"吹墀净若沙"意味着风吹过庭院,将地面吹得干净如沙。

4. "乳禽饥啄木,谁悮拨琵琶。"
这两句通过描绘乳禽(鸟类)啄食木头的景象来反映冬天食物匮乏的现实。"乳禽饥啄木"意味着鸟类因为食物不足而啄食树木,"谁悮拨琵琶"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面临困境的人们的同情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雪花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冬天的寒冷和凄美。同时,通过对乳禽啄木的描写,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困境的关怀。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入观察和感悟。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恬退已邀鸥入社,畸孤羞使鸩为媒。闻新令尹弹琴治,有远方人负耒来。雷邑地偏难舞袖,坳堂水浅易胶杯。一枝半朶真穷相,输与河阳满县开。

蟠际函三极,精微破一毫。百川沧海受,五岳众山高。退吒初何有,声名肯自豪。谁人伤日月,用力尔徒劳。

德不孤兮必有邻,四明留住是因循。如今高步钱塘境,只许灵山箇老人。

一双青乌子,飞来五两头。借问船轻重,寄信到扬州。

先生盛德信光亨,微物将诚愧晚生。春岸正当馀雨过,寒江尚想小舟横。一奁走送惭迟暮,两舍相望欠割烹。未必甘芹解知味,王公当谅野人情。

豹皮茵下百馀钱,刘堕闲沽尽醉眠。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姑洗为羽]岂年穰穰,美芳职职。笾豆方圆,春德也硕。风马在御,云车载饬。来顾来乡,维俟休德。

绍兴士人,高宗绍兴末曾题诗鸣山祠。事见《贵溪县志》卷一○。

买得青山贵似金,瘦筇上下费沉吟。花开花落相关意,云去云来自在心。夜雨一江渔唱小,秋风两袖客愁深。夹堤密与栽杨柳,剩有行人待绿阴。

十里云深处,阳华小洞天。千岩虚夜月,万壑溜寒泉。石磬生何世,仙田种几年。神灵自幽显,时序任流迁。

晋阳武,奋义威。炀之渝,德焉归。氓毕屠,绥者谁。皇烈烈,专天机。号以仁,扬其旗。日之升,九土晞。斥田圻,流洪辉。有其二,翼馀隋。斫枭骜,连熊螭。枯以肉,勍者羸。后土荡,玄穹弥。合之育,莽然施。惟德辅,庆无期。

春闱试罢且徘徊,十里荷花浑未开。笑指西湖且归去,閒时应待我重来。

不入东风桃李群,结恨远在瘴江濆。眼看南国添春色,天遣馀波及宝薰。淡泊直疑梅失素,清幽欲与蕙争芬。上林托足虽无地,犹有香名万里闻。

一尺水,一丈波,五百生前不奈何。不落不昧商量也,依前撞入葛藤窠。阿呵呵,会也麽。若是你洒洒落落,不妨我哆哆和和。神歌社舞自成曲,拍手其间唱哩啰。

水墨屏风状总非,作诗除是谢玄晖。溪桥袅袅穿黄叶,樵斧丁丁斫翠微。返照未沉僧独在,长烟如淡鸟横飞。南峰有客锄园罢,闲倚篱门忘却归。

幽鸟无言啄落花,风吹榆荚打窗纱。先生酒醒绿阴里,笑听蜂儿报晚衙。

束书吾初走夷门,倾盖得君恨不早。兰溪驻马复相逢,二纪飞驰如电埽。惜君憔悴力不任,顾我沧浪发先皜。忆昔同行气颇骄,青骢马快鞍鞯好。荒山破屋风豪横,大泽长堂雪倾倒。高谈洒落见天机,健句纵横滤腹稿。辛勤始得到京邑,文辞不入春官考。可怜六翮委沙泥,坐看群仙上蓬岛。

万物尽熙熙,郊天礼毕时,安边文教远,过海赦书迟。南牧虽无也,东封合有之。茅堂自歌咏,何必向丹墀。

密帐真珠络,温帏翡翠装。楚腰知便宠,宫眉正斗强。结带悬栀子,绣领刺鸳鸯。轻寒衣省夜,金斗熨沈香。

烟淡波平。蓬松岸蓼,红浅红深。满院西风,连宵良月,几处清砧。区区宦海浮沈。幸隐去、将酬素心。两鬓吴霜,一屏秦梦,谁是知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