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泰和尚赞

惯说五家宗派禅,不将玄妙与人传。
晚年一处真奇物,食罢长伸两脚眠。

作品评述

《佛性泰和尚赞》是宋代释宗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习惯讲授五家宗派的禅法,
从不将玄妙之道传授给他人。
晚年间遇到一件真奇物,
饭食一罢,便伸展双脚入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佛性泰和尚的生活状态和境界。他通晓五家宗派的禅法,但却不轻易传授其中的玄妙之道给他人。这表明他对禅宗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对其真正内涵的敬畏和保护。而在晚年,他遇到了一件奇妙的事物,每当饭食结束后,他就舒展双脚入睡。这暗示了他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摆脱了尘世的束缚,拥有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佛性泰和尚的修行状态和境界。诗中的五家宗派禅法代表了佛教内不同的流派和禅宗的多样性,佛性泰和尚能够融会贯通,一一了解其中的奥妙,显示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修行的执着。

而对于不轻易将玄妙之道传授给他人的态度,则体现了佛性泰和尚对禅宗教义的敬畏和尊重。他将禅宗的真谛视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只在适当的时机和适合的人面前展示,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智慧。

最后,诗中描述的佛性泰和尚晚年时的休憩状态,以脚伸入睡来表现他的宁静与安宁。这种状态显示了他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能够在内心中找到真正的平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佛性泰和尚的修行心境和境界,展示了他对禅宗的理解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宗杲(一○八九~一一六三),号大慧,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年十七出家,从曹洞诸老宿游,既得其说,去之谒准湛堂。准死,谒丞相张商英,一言而契,名其庵曰妙喜,字之曰昙晦,幷受荐往建康天宁寺见圆悟克勤。后克勤主云居席,命杲居第一座。后张浚延住临安径山能仁禅院。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于临安府明庆院开堂。十一年,因结识张九成,爲秦桧所恶,斥还俗,屏居衡州。二十年,移梅州。二十五年桧卒,特恩放还,復僧服,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禅寺。二十八年,再住径山能仁总之禅院。又迁江西云门庵、福州洋屿庵。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径山明月堂,年七十五,赐謚普觉。爲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着有《指源集》(《四明宋僧诗》),已佚。有宋释藴现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收入《大藏经》。事见本《语录》、张浚《大慧普觉禅师塔铭》,《僧宝正续传》卷六、《咸淳临安志》卷七○、《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释宗杲诗,以辑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一至卷九上堂、示衆等的偈颂编爲第一卷,以见于《语录》卷一○的《颂古》编爲第二卷,见于《语录》卷一一的偈颂编爲第三卷,见于《语录》卷一二的赞编爲第四卷,辑自《语录》卷一三至卷三○《普说》《法语》《书信》的偈颂编爲第五卷。辑自他书者编于卷末。

诗词推荐

诸史六朝事,同为望远空。几年无王气,今日但西风。客舍秦淮上,行宫夕照中。数株霜后叶,犹傍坏陵红。

公下世。此词,公之绝笔也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传闻是日慈宁殿,亦把炉香祝帝师。

翠竹扶疏,丹葵隐映,绿窗朱户萦回。帘卷暇须,清风时自南来。题舆好客筵开。俨新妆、深出云街。歌珠累贯,一时倾坐,全胜腰雷。金猊袅碧,玉兕浮红,令传三杏,情寄双梅。楼头漏促,笼纱暗落花煤。锦里遗音,忆当年、曾赋春台。醉蓬莱。归欤无寐,想余韵徘徊。

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静境揖神凝,寒华射林缺。--陆龟蒙清知思绪断,爽觉心源彻。--皮日休高唱戛金奏,朗咏铿玉节。--陆龟蒙我思方泬寥,君词复凄切。--皮日休况闻风篁上,摆落残冻雪。--陆龟蒙寂尔万籁清,皎然诸霭灭。--皮日休西窗客无梦,南浦波应结。--陆龟蒙河光正如剑,月魄方似玦。--皮日休

有厖眉、扶杖岘山来,举觞寿南山。首天怜赤子,相逢钧播,久望毡还。幸际君王神武,上宰是甘盘。少运风霆手,整顿何难。好个霜天时候,听雁门新雁,眺远凭阑。想经纶心上,一点炳如丹。抚舆图、真儒事了,把勋庸、留在鼎彝看。八千岁,四明洞府,一佛人间。

小隐居城市,悠然寄一丘。青山同入定,黄叶自悲秋。湖影摇晴榻,钟声度暝楼。丹砂何日就,期尔在玄洲。

一联半首致魁台,前有沂公后简斋。自是君诗无警策,梅花穷杀几人来。

起家红蓼岸,传世绿簑衣。自便牛背稳,却笑马蹄忙。

今年新拜李邕州,又见君为邵郡侯。可是朝廷怜远俗,独于湖广用名流。南轩学待真傅绎,槃涧家须旧业修。瓜戌少赊元不恶,自因二事合归休。

瓦白霜封缟,波清月漾金。柝沈秋垒静,人语夜堂深。故国归何日,寒衾事满心。庭松怜手植,擢干已弥寻。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超然台上雪,城郭山川两奇绝。海风吹碎碧琉璃,时见三山白银阙。盖公堂前雪,绿窗朱户相明灭。堂中美人雪争妍,粲然一笑玉齿颊。就中山堂雪更奇,青松怪石乱琼丝。惟有使君游不归,五更上马愁敛眉。君不见淮西李侍中,夜入蔡州缚取吴元济。又不见襄阳孟浩然,长安道上骑驴吟雪

知以达其行,行以精其知。二者互相发,不容偏废之。

红莲含蕊,露珠凝碧,飞落华池滴滴。运归金鼎唤丁公,炼得似、一枚朱橘。三花喷火,五云拥月,上有金胎神室。洞房云雨正春风,十个月、胎仙了毕。

登楼眺远,见贺兰,万仞雪峰如画。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独倚危栏,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琼台玉宇,跨鸾思返仙界。我醉宿酒初醒,景融诗兴,笔扫千军快。下视红尘人海混,脱履不能长喟。对月清光,饮馀沆瀣,气逼人清煞。玉笙吹彻,此时情意谁解?

堤草惹烟连野绿,岸花经雨压枝红。年来多病辜春醉,惆怅河桥酒旆风。

三复诗翁白雪篇,渴尘俄得醉心泉。高人固已追摩诘,好句还应压玉川。快似凉风来木末,清如皓月出云边。呼儿好为藏巾笥,莫许闲人取次传。

想桐君山水,正睡雨,听淋浪。记短棹曾经,烟村晚渡,石磴飞梁。无端故人书尺,便梦中、颠倒我衣裳。此去钓台多少,小山丛桂秋香。青苍秀色未渠央。台榭半消亡。拟招隐羊裘,寻盟鸥社,投老渔乡。何时扁舟到手,有一襟、风月待平章。输与浮丘仙伯,九皋声外苍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