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魏晋曹植的《升天行(其二)》
拼音和注音
fú sāng zhī suǒ chū , nǎi zài cháo yáng x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扶桑:(名)①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桑树,据说是太阳出来的地方。②旧时指日本。③落叶灌木,开红花,可供观赏。也叫朱槿。
朝阳:向着太阳,一般指朝南:两间屋子都~。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原诗
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溪。
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
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
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