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重重。
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
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
翠华远,但江南草木,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
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
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
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作品评述

诗词:《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
月殿桂影重重。
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
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

翠华远,但江南草木,
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

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
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
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中文译文:
在开元盛世的阳光下,天上洒下花朵,
月亮照耀下的殿堂里桂树影影重重。
十里都弥漫着芬芳,一枝小巧的金色花粒。
乐声和琴弦在碧池边凝聚,让人回忆起那时的风月忧愁。

翠绿的华美在远处,只有江南的草木,
被烟雾封锁在深宫里。
这是因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酿造,香气浓烈到骨子里。

白白地学习了丹蕉的绚丽,叶片却偷偷染上了艳红。
道士们取次装束,是为了自家的香火传承。
但也可能是因为凄凉,长期沉浸在醉意之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创作的,以开元盛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宫廷禁地中花香弥漫的景象。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禁宫中的美景和风月的怀念之情。

诗中以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等景象,营造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宫廷氛围。十里芬芳、金粟玲珑一枝,形容了花香的浓郁和花朵的美丽。

诗人通过描绘管弦凝碧池上的景象,勾起了当时风月忧愁的回忆。翠华远、江南草木、烟锁深宫等词语,展现了禁宫中的美景和深深的禁锢感。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禁宫中的美景冷淡和被西风酿造的感叹。枉学丹蕉、偷染妖红,形容了作者对自己在禁宫中的努力和追求的无奈。

诗的结尾,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族传统的承袭和寄托。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境况的无奈和矛盾。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禁宫中的美景和对风月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禁锢和现实的矛盾感受,这首诗的中文译文是:

开元盛日,天上栽花,
月殿桂影重重。
十里芬芳,一枝金粟玲珑。
管弦凝碧池上,记当时、风月愁侬。

翠华远,但江南草木,
烟锁深宫。
只为天姿冷淡,被西风酝酿,彻骨香浓。

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
道人取次装束,是自家、香底家风。
又怕是,为凄凉、长在醉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描述了禁宫中的花香和对逝去风月的怀念。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心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禁宫中美景的渴望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的开头,以开元盛日、天上栽花、月殿桂影等描绘出禁宫中花香四溢的景象,营造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氛围。十里芬芳、金粟玲珑一枝,形容了花香的浓郁和花朵的美丽。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管弦在碧池上演奏的情景,勾起了对当时风月愁绪的回忆。翠华远、江南草木、烟锁深宫等词语,展现了禁宫中美景的遥远和禁锢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禁宫中的美景冷淡和被西风酿造的感慨。枉学丹蕉、叶展偷染妖红,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禁宫中努力追求的无奈和失望。

最后,诗人提及道士们的装束和家族传统,表达了对自己家风的承袭和寄托。然而作者又担心这种传统成为自己凄凉的根源,长久地困扰在醉酒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禁宫中的美景和对逝去风月的怀念,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禁锢和个人命运的矛盾感受。诗人在美景中感叹自身的无奈和追求的艰辛,表达了对禁锢和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灵山保许问巫凡,狭地知难旋舞衫。枕上病虽忧白传,床前教肯愧陈咸。君宜借力宽诗课,我亦埋头事药椷。种术养凫随分足,岂因富贵堕涎馋。

声声慢

敬而远,亲而疏。明鉴灵腑,善定锁铢。凌霄高而众峰拱,海峤耸而蟾影孤。子归就父,吾不识渠。

声声慢

文章游戏里,政事笑谈馀。种就三田药,编成一帙书。情忘心自适,神定气长舒。四海曾人子,何人可学欤。

声声慢

小夫智解短,锥刀竞其身。养志与养体,孰为能事亲。堂堂父母躯,浩浩仁义贫。此贫不以道,此乐岂非真。我知我天分,人言葛天民。

声声慢

书棚尚有送春诗,由见秋风满范围。夜雨床头多酿酒,天边一舸有人归。

声声慢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穠冰厚更芳馨。夜凉将到星河下,拟共嫦娥斗月明。

声声慢

春风兮颸颸,春日兮迟迟。草木秀兮原野,兰茝芳兮水湄。美人去兮何所,白云深兮莫窥。望极浦兮掩泪,倚危槛兮怀思。嗫嚅兮鳦语,连娟兮蝶飞。感微物兮灵偶,私自怜兮芳时。玲珑兮琼佩,沉寂兮蕙帏。对芳时兮太息,岂独凛秋兮足悲。香消悴兮□鸾镜,愁委积兮堆蛾眉。登山临水兮

声声慢

坚壁临江日,人疑制敌疏。安知百万虏,锐尽浃旬余。智出常情表,功如定计初。云何媢公者,不置箧中书?

声声慢

一生有志恨无才,久尔萧萧白发催。力学当年真自信,初心到此未应回。旧人化去浑无几,新障重生拨不开。七十三年还住否,获麟後事转难裁。

声声慢

萧寺送行频,蝉声入座新。夏云骄酿雨,关树远通津。门外长安路,樽前出塞人。愿分双宝剑,万里静胡尘。

声声慢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声声慢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冬冬。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相思木帖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声声慢

出门不雨即偶风,闭门值睡极力攻。似闻汤鼎作吟声,已贺胜敌收全功。郤思二子共一笑,拨弃旧语无新工。卒行好步不两得,能致公等吾何穷。魏诗黄笔今未有,顾我独得神所锺。径须相就踏泥潦,已办煮饼浇油葱。

声声慢

平桥架荒堑,东上大冈尾。冈头古木合,有庙荫其底。摄衣升殿墀,龙瘢俨当位。蝙飞画帐喧,鼠啮珠旒坠。不知谁来祀,狼籍樽与簋。残碑压鳌背,上有太和字。去此数百载,文剥失所次。伊人昔经构,视汉犹视彼。徘徊怀古意,日暮悲风里。

声声慢

南京路悄然,欹石漱流泉。远寺寒云外,扬帆暑雨前。雁行回晓岫,蜃色上湖田。更想清吟处,多同隐者眠。

声声慢

扶摇何啻九万里,盍不往作蛟螭腾。笑我真为折腰尉,如君雅称哦诗丞。辄班下寮愧连璧,屡爱新诗工琢冰。斫林与山出眉目,欲唤逋客招野僧。晚香入帘恨悒悒,坐恐瘦骨成棱棱。赏幽岂足废官事,净社久冷从公兴。芙渠薝蔔一家耳,相看未易分级层。

声声慢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干臂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声声慢

为雁为鸿弟与兄,如雕如鹗杰连英。天旋地转烟云黑,共鼓长风六合清。

声声慢

凤鸟才看刷羽仪,胡为遽报哲人萎。可怜如晦遄归日,不及唐朝既效时。善类固知难着脚,小人未可便扬眉。老天欲寿斯文脉,后死当为继绝思。

声声慢

月出前山青黛寒,雁声遥下碧云端。草根错认骊珠吐,自是西风白露团。

声声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