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鹤山吕雪村

君从庐墓我西东,数载惭无一字通。
却喜梦游黄鹤寺,几番携手月明中。

作品评述

《寄黄鹤山吕雪村》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吕雪村相互寄托思念之情,以及他们一同游览黄鹤山的场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从庐墓我西东,
数载惭无一字通。
却喜梦游黄鹤寺,
几番携手月明中。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与吕雪村的友谊为主题,通过诗人在梦中游历黄鹤山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吕雪村的思念之情。诗中的黄鹤山象征着远离尘嚣、追求自由和超脱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首句“君从庐墓我西东”,表达了诗人与吕雪村分隔两地的情况,他们相互寄托思念之情。接着,诗人坦言自己数年来未能写下一字,表达了他对自己文采不佳的愧疚之情。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却喜梦游黄鹤寺,几番携手月明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诗人在梦中游览黄鹤寺,与吕雪村一同漫步于明亮的月光下,暗示了他们之间的默契与友情。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心灵契合使他们能够在梦中相聚,共同领略黄鹤山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词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和对黄鹤山的向往。诗人将黄鹤山描绘成一个超越尘世的境地,象征着他们对自由、追求与内心净化的渴望。通过梦中的相聚,诗人与吕雪村的情感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共鸣和超脱。

作者介绍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诗词推荐

薪粲常相迫,衾裘本自单。至分惊屡改,去住觉俱难。愁与思妨寐,霜兼雪倍寒。百年谁一尽,一夕独堪叹。

此地真奇绝,何须屋万间。穿林邻虎穴,隔水是尘寰。保甲元无籍,讹邪自不关。安闲有深味,未敢负云山。

林葩积浮脆,烟雾矜春姿。山桂结芳坚,冰霰横秋枝。夫君名卿嗣,华实双葳蕤。如何仕不偶,通籍鬓生丝。岂非秋桂类,不足烦嗟咨。我今三十余,汩没无他奇。正恐食浮人,敢言位犹卑。同登天子廷,自视诚非宜。清朝正注治,谏路方坦夷。太平可立致,此任非君谁。

落日瓜州渡,余寒透薄衣。客囊空薏苡,春色自蔷薇。江远水东去,天晴雁北飞。故山千里外,昨夜梦先归。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玉殿莲筹夜未央,内人传旨出昭阳。朝来刚赴西宫约,莫遣经筵进讲章。

曾伴灵芝湖上吟,当年一悟至如今。源流不乱知归趣,篇什无多见苦心。贯虱功夫须切近,脍鲸力量要雄深。暮年谁可谈兹事,盎有村醪且自斟。

衰年少出门,信步过冬暄。黄叶问梅路,青烟芟麦村。危时一自适,造物万相□。试与松风约,尚堪来几番。

山实杨州镇,人逾浙水来。禹功县白日,秦刻卧苍苔。龙起梅梁去,神游石洞开。明朝有余兴,更上越王台。

三溪溪水别原委,长日波光荡无已。曲折有如九回肠,合匯门前清彻底。只看秀色照眼明,溪上间游不倦情。何年得作逋荣客,好结芳邻一濯缨。

具区以为潴,吴江以为裨。自专一方浸,尽纳海所遗。逝川无发叹,丽泽可求师。昔人会心地,今为鱼鸟资。飞者自无极,游者自无涯。造物不谆谆,亦莫分何谁。此时余与子,相遇相谐嬉。曾观烟雨外,未满苍茫思。复来秋风后,重有骚屑悲。不及日月入,烂焉堕轮规。尚见波涛惊,累然

绕郭笙歌夜景徂,稽山迥带月轮孤。休文欲咏心应破,道子虽来画得无。顾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险斗敌都卢。不然岂有姑苏郡,拟著陂塘比镜湖。

少年如此已成枯,我亦重来白鬓须。正使冥冥有知识,不知还认阿兄无。

名姓未能随老变,政须卜宅近前峰。看君决策上对事,揽取奇勋铭鼎钟。

金钱晕花山中奇,七日雾雨人不知。一朝跃出从於菟,毛群惊骇光陆离。钓竿在手身在野,未用声名动天下。久幽则见理则然,世间岂有终藏者。道人见笑皮为灾,羔裘要袖孰剪裁。男儿独患无文尔,圣世何忧不遇哉。

相送短亭前,知君愚复贤。事多凭夜梦,老为待明年。春树添山脊,晴云学晓烟。雄文有公道,此别莫潸然。

维舟古渡头,四望是汀洲。水阔唯宜夏,荷枯不碍秋。困归牛背稳,晓汲井云浮。独坐愁无侣,多番为月留。

黄溪方辍供,顿有仰山来。久怕羊肠险,小听松吹回。喜能浇渴肺,愁奈走饥雷。何日俱君谒,香凝燕寝开。

玉琯均和,金风候气。神其格思,同粢洁币。九台顺成,群物茂遂。降福无疆,德泽光被。

恩浃黄侬族,师远左右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