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黄遵宪的《纪事(其八)》
拼音和注音
zì shù dú lì qí , bù fù shòu yā zh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复:不复,汉语词汇。拼音:bù fù 释义:1.不往来。2.不回答。3、恢复
独立:(动)①单独地站立:~山头远眺。②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不受别的国家或别的政权的统治而自主地存在:~国|宣布~。[反]依赖|依附。③单独成立:~旅|古典文献组已~出去了。④不依靠他人:~思考|~完成。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原诗
吁嗟华盛顿,及今百年矣。
自树独立旗,不复受压制。
红黄黑白种,一律平等视。
人人得自由,万物咸遂利。
民智益发扬,国富乃倍蓰。
泱泱大国风,闻乐叹观止。
乌知举总统,所见乃怪事。
怒挥同室戈,愤争传国玺。
大则酿祸乱,小亦成击刺。
寻常瓜蔓抄,逮捕遍官吏。
至公反成私,大利亦生弊。
究竟所举贤,无愧大宝位。
倘能无党争,尚想太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