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

约己心全小,宽叱德有余。
外家恩泽少,先后礼容虚。
原庙因前室,中朝避册书。
功名不胜纪,四諡叹犹疏。

作品评述

《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约己心全小,
宽叱德有余。
外家恩泽少,
先后礼容虚。

中文译文:
自认为自己的品德不足,自愧不如;宽容别人的过失,却德行有余。外界对我的恩惠很少,先后的礼遇也是虚假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辙对太皇太后去世的悼念之作。苏辙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自身品德的谦逊和自省,认为自己的德行和才能都远不如太皇太后。他宽恕别人的过错,但心存谦卑,感觉自己的德行还有很大的不足之处。

苏辙在诗中提到外界对他的恩泽很少,礼遇也是虚假的。这可能是指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名誉并不高,受到的赏识和奖赏都很有限。他感到自己没有功名和荣耀,甚至连四次封号都没有得到,因此对此感到惋惜和无奈。

整首诗以自我谦逊为主题,表现了对太皇太后的崇敬和自己处境的无奈。苏辙通过表达自己的不足和对太皇太后的敬仰,展示了一种内心的坦诚和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知。这首诗词在情感上充满了哀思和自省,展现了苏辙独特的感慨和写作风格。

第二首:

原庙因前室,
中朝避册书。
功名不胜纪,
四諡叹犹疏。

中文译文:
原本的祭祀庙宇因为前朝的不和睦而被废弃,中央朝廷避讳册封。功名和荣耀无法与历史相提并论,四次封号的称号也显得微不足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继续悼念太皇太后的作品,主要聚焦于太皇太后的身份和荣誉的缺失。他提到原本的祭祀庙宇因为前朝的不和睦而被废弃,中央朝廷也避免正式册封太皇太后。这表明太皇太后在一些官方记录和仪式上的地位并不被重视,这种遗憾和忽视使苏辙感叹不已。

诗中的“功名不胜纪”意味着太皇太后的功绩和荣耀无法被历史所评价和纪录,这四次封号的称号也显得微不足道。苏辙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对太皇太后的遗憾和对她的功绩的称颂。

整首诗以太皇太后的地位和荣誉缺失为主题,展现了苏辙对太皇太后的敬仰和对她的贡献的赞叹。诗中透露出对权力和名誉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苏辙通过对太皇太后的赞颂和自身的谦逊,反映了他对于权力和地位的理性思考,以及对功名荣耀的淡然态度。整体上,这两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太皇太后的敬仰和自身处境的无奈,同时抒发了对权力和名誉的思索和反思。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数日虽蒙霢霂沾,浥尘终恨太廉纤。今朝健起巡檐看,恰似庐山看水帘。

七载赍身入楚乡,谁将平坂换羊肠。觉来亲友浑依旧,触处江山不改香。正引德星成胜集,更忻郎宿下垂光。人生行止时为大,膜外浮荣蚁穴王。

闻道边城苦,今来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黠虏犹违命,烽烟直北愁。却教严谴妾,不敢向松州。

不长凡花不长松,山藏月影紫云中。臣灵巧凿如规玉,借与神仙上桂宫。

水悠悠。长江望断无归舟。无归舟。欲携斗酒,怕上高楼。当年出塞拥貂裘。更听马上弹箜篌。弹箜篌。万般哀怨,一种离愁。

暗香清绝。不比寻常枝上雪。细叠冰绡。多谢天公快翦刀。仙姿楚楚。轻曳霓裳来帝所。淡拂宫妆。瑞脑重铺片片香。

泡纪吾身元是妄,丹青汝影岂为真。吾身汝影俱无实,相伴茆堂作两人。

仙山去天才一握,与山相高邹氏阁。月波吹面寒欲冰,斗柄挂檐危不落。叶县双凫那复飞?缑山一鹤何时归?王仙肯来阁上否?共丝麟脯倾天酒。

曲曲弯弯,平平坦坦。七穿八穴,十字纵横。是汝诸人,不妨东行西行,第一莫教撞著跛脚老云门。

嘉庆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问讯棻菴主,菴中事若何。得诗堪供佛,学道想无魔。关塞兵戈定,江湖岁月多。他年白莲社,藜杖饱经过。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寿星明久。寿曲高歌沉醉后。寿烛荣煌。手把金炉爇寿香。满斟寿酒。我意殷勤来祝寿。问寿如何。寿比南山福更多。

怡颜无暑到新宫,一样珠帘广殿风。角黍菖丝随丝物,旨甘时下五云中。

[黄钟为角]宋德惟火,神实司之。上们申惹,迎方重离。瑶币告法,秀毕金支。啾啾神在,彝介繁禧。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远似烟霁近又空。非明非夜两朦胧。一天清露洗难退。几抹曙云遮不穷。断角楼台浓淡里。残灯院落有无中。苍茫半逐鸡声散。又被朝阳染作红。

同事空王岁月深,相思还寄定中吟。遥知清静中和化,只用金刚三昧心。[予早岁与钱君同习读《金刚三昧经》,故云。]

曾成赵北归朝计,因拜王门最好官。为郡暂辞双凤阙,全家远过九龙滩。山乡只有输蕉户,水镇应多养鸭栏。地僻寻常来客少,刺桐花发共谁看。

乞得天公五亩香,暂抛手板着纶巾。搴花露粉频沾袖,洗竹山光忽傍人。金点流莺田幂幂,雪翘幽鹭水粼粼。尊前无地栖荣辱,秀野亭中自在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