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李清照的《瑞鹧鸪·双银杏》
拼音和注音
shuí lián liú luò jiāng hú shàng , yù gǔ bīng jī wèi kěn kū 。
翻译及意思
流落江湖,有谁怜?有谁惜?玉洁的肌肤,冰清的风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
词语释义
流落江湖:形容穷困潦倒,漂泊异乡。
江湖:(名)①泛指四方各地:走~|闯荡~|流落~。②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谋生的人,也指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
流落:(动)穷困潦倒,没有固定住所和职业,离开家乡,在外地漂泊:~街头。[近]流浪|沦落。
冰肌:形容女子纯净洁白的肌肤。
玉骨冰肌:比喻仪容秀美或外貌品行高洁。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原诗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