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筒峡

槎枒怪石乱撑空,岩脚无沙到石筒。
春水溶溶迟日丽,扁舟荡桨称朝东。

作品评述

《石筒峡》是宋代诗人阳枋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石筒峡"景观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丽和宁静之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槎枒怪石乱撑空,
岩脚无沙到石筒。
春水溶溶迟日丽,
扁舟荡桨称朝东。

诗意:
诗词以"石筒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山水画卷。第一句"槎枒怪石乱撑空",描述了奇特的石头峰岩,似乎漂浮在空中。第二句"岩脚无沙到石筒",表达了石峡底部没有沙砾,直接通向石筒。第三句"春水溶溶迟日丽",描绘了春天水面微波荡漾、晚霞美丽的景色。最后一句"扁舟荡桨称朝东",描写了一只小船在水上荡漾,指向东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精湛的描写技巧,展示了石筒峡的独特景观。阳枋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峡谷中奇特的岩石形态,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石头悬浮于空中的景象。同时,描述了春天的山水景色,春水微波荡漾,晚霞绚烂美丽。最后一句"扁舟荡桨称朝东",则增添了动态和生机感,让读者感受到自然景观中的宁静与活力。

整首诗以简练而准确的语言,揭示了自然界的奇妙景观,传递出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丽。读者在阅读时可以通过想象,仿佛置身于石筒峡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领略到阳枋细腻的描写艺术。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诗词推荐

浅醉微吟独倚阑,轻云淡月不多寒。悠然顾影成清啸,新制栟榈二寸冠。

雨冻轻轻下,风干淅淅吹。喜胜花发处,惊似客来时。河静胶行棹,岩空响折枝。终无鹧鸪识,先有鶺鴒知。马势晨争急,雕声晚更饥。替霜严柏署,藏月上龙墀。百尺楼堪倚,千钱酒要追。朝归紫阁早,漏出建章迟。腊候何曾爽,春工是所资。遥知故溪柳,排比万条丝。

寺名定慧知何代,桥古碑横不记年。古树乱鸦啼晚照,故园新蝶舞春烟。十层宝塔化尘路,五色云衢散上天。惟有玉莲池内水,沧浪深处老龙眠。

雪飞数片又成晴,透瓦清霜伴月明。一曲忽闻高士笛,临窗和以读书声。

如君真道者,乱世有闲情。每别不知处,见来长后生。药非因病服,酒不为愁倾。笑我于身苦,吟髭白数茎。

麻姑之山撑半空,麻姑之水飞长虹。奔流到城不到海,酿春尽入糟丘中。前年足迹半天下,曾访麻姑当盛夏。麻姑酌我三百杯,玉山颓然醉方罢。麒麟之脯擘荐酒,世间此味何曾有。醒来欲再访麻姑,万叠千重云有无。君家留我亦不减此味,酒泉如海何须沽。

眼中光洁尽琼瑶,未觉郁蓝宫殿遥。石壁长林冰箸落,锵然玉佩响层霄。

有客踵我门,喜我得男孙。得男人所喜,为男岂不尊。桑弧蓬矢射天地,堕地已作四方志。世上纷纷空白头,直须了却男儿事。

门外报春榜,喜君天子知。旧愁浑似雪,见日总消时。塔下牡丹气,江头杨柳丝。风光若有分,无处不相宜。

海棠脉脉要诗催,日暮紫绵无数开。欲识此花奇绝处,明朝有雨试重来。

古道自迢迢,咸阳离别桥。越人闻水处,秦树带霜朝。驻马言难尽,分程望易遥。秋前未相见,此意转萧条。

炎热不可触,报谒当及时。登车汗如洗,黾勉将何之。城隅行诘屈,路转沿江湄。仰看山列黛,俯瞰水沦漪。心宽天地大,思远雪雾披。犹如尘土中,忽见元紫芝。暑气渺何许,清凉今在兹。客子且休辔,与汝同此嬉。人生贵自适,奔走亦奚为。

江南季冬月,红蟹大如。湖水龙为镜,炉峰气作烟。

玉炉百和发虔心,信香一炷,氤氲缭绕。来往盘旋,结成华盖。报天地恩覆载。报日月照临之德。报国王水土,丰荣快乐,报父母恩怜爱。上谢祖师圣教,丹阳师父传派。红尘普度,全真大教,丘王长在。太古居宁海。共三人暗合法界。愿皇王万岁,千秋臣宰。请门人拜。南狱一首,俱未注

江上寒山祗对门,野花岩草共嶙峋。独吟群玉峰前景,闲忆红莲幕下人。

百年弓剑入桥陵,岂料三泉化劫尘。空有鱼灯照荒土,忍将玉轴问遗民。苍梧日落啼丹雀,金粟云深卧石麟。寒食家家上后冢,六宗盂饭属何人。

阴阳一错乱,骄蹇不复理。枯旱于其中,炎方惨如毁。植物半蹉跎,嘉生将已矣。云雷欻奔命,师伯集所使。指麾赤白日,澒洞青光起。雨声先已风,散足尽西靡。山泉落沧江,霹雳犹在耳。终朝纡飒沓,信宿罢潇洒。堂下可以畦,呼童对经始。苣兮蔬之常,随事艺其子。破块数席间,荷锄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红旗破贼本非才,白首为郎更此来。群玉府应羞哙伍,碧油幢误筑燕台。江行莫等蛟鼍怒,雨歇能令鸥鹭猜。三迳未荒归路好,秋风篱落菊花开。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树成多是人先老,垂白看他攀折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