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冯豹

中人持被覆,尚得帝恩深。
子职竟何是,终求慰母心。

作品评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冯豹》是宋代诗人林同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中人拿着一件衣被覆盖,
仍然因蒙受皇帝的深恩而感激。
虽然儿子的职责究竟是什么,
他最终只追求安慰母亲的心。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孝道的思考和赞美。诗人通过一个中年人持着一件被子的形象,抒发了他对孝敬父母的认同和追求。诗人提醒人们不仅要履行儿女的职责,还要关心和安慰自己的父母,以表达对他们深深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通过描述一个中年人持着一件被子的场景,诗人巧妙地传递了孝道的内涵。被子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了儿女对父母的关怀和保护。诗人通过对被子的描写,突显了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和感恩之情。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皇帝的深恩,这可能暗示着皇帝作为国家的父亲,他的恩德应该得到儿女的回报和尊敬。诗人通过这种对皇帝的提及,加强了孝道的重要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使其超越了个人和家庭的范畴。

最后两句“子职竟何是,终求慰母心”,表达了诗人对孝道实践的思考。诗人认为,儿女的职责不仅仅是履行传统的义务,更重要的是要让父母感到安慰和满足。这种对母亲心灵慰藉的追求,凸显了诗人对家庭关系的重视和对孝敬父母的真挚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孝道的内涵和实践。它呼唤人们对父母的关爱和孝敬,并提醒我们在追求自己梦想的同时,不要忘记回报和关怀那些无私地为我们付出的人。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不用穷探费杖藜,隐然林壑挟城陴。曾遵月洞千岩上,更著云崖一段奇。指拭轩窗容俎豆,发挥泉石借声诗。瞿昙颇似知人意,已约梅花带雪移。

溶溶春水漾琼瑶,两岸菰蒲长绿苗。几度踏青归去晚,却从灯火认红桥。

山蟠鳌足云千丈,溪折羊肠路九回。神石肯穿秦斧凿,古坛曾见汉楼台。秋山风雨银河下,月夜笙箫玉佩来。山自青青泉自洁,百年踪迹几苍苔。

万里桑乾傍,茫茫古蕃壤。将军貌憔悴,抚剑悲年长。胡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强。邯郸少年辈,个个有伎俩。拖枪半夜去,雪片大如掌。碛中有阴兵,战马时惊蹶。轻猛李陵心,摧残苏武节。黄金锁子甲,风吹色如铁。十载不封侯,茫茫向谁说。

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满地蝉声争嘒嘒,连溪鹭影落翩翩。旧时不负登临集,未老还为疾病缠。赖得一晴供节物,未妨七字发孤妍。

一风已快晴,微云复成雨。盛丽女郎花,坐看委泥土。蜂房蜜已熟,科斗生两股。堂堂一年春,结束听杜宇。老夫久卧疾,乃复健如许;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带郭茅亭诗兴饶,回看一曲倚危桥。门前山色能深浅,壁上湖光自动摇。闲花散落填书帙,戏鸟低飞碍柳条。向此隐来经几载,如今已是汉家朝。

湿云待向三更吐。更是沈沈雨。眼前儿女意堪怜。不说明朝后日、说明年今年十七望。当年知道晴三鼓。便似佳期误。笑他拜月不曾圆。只是今朝北望、也凄然。

脚力穷时眼力通,层梯倚石上天聪。世间无限惟顽石,独此中间透外空。

溪凉鱼发发,山静鸟飞飞。草笠儿驱犊,荆钗女浣衣。

诏趣朝天去,春风半月程。西湖花锦重,东越柳绵轻。趋走输年少,谋猷让老成。边烽半明灭,亩亩一关情。

我昔还自南,从此适旧许。再岁常杜门,壁观无与语。何人自惊顾,未听即安处。亟逃颍州籍,来贯汝南户。妻孥不及将,童仆具樽俎。身如孤栖鹊,夜起三绕树。故人乐安生,风节似其父。忻然暂一笑,舍我西南去。去已还闭门,时作野田步。萧条古僧舍,遗像得颜鲁。精神凛如生,今昔

削去僧家事,南池便隐居。为怜松子寿,还卜道家书。药院常无客,茶樽独对余。有时招逸史,来饭野中蔬。

刀镊王生勇黜妻,痛怜白发有亲慈。纷纷世上私妻子,闻有斯人死愧之。

电激雷奔,以毒攻毒。撒土抛沙,拗直作曲。个裹翻身控角弓,谁能背手抽金镞。

鼎彝勋业推元老,文采风流及后昆。家世从来耐官职,百年犹见典刑存。

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

荷花含笑调薰风。两情著意尤浓。水精栏槛四玲珑。照见妆容。醉里偷开盏面,晓来暗坼香风。不知何事苦匆匆。飘落残红。

云气不分明,天阴忽又晴。喜凉溪鹊浴,知雨沼蛙呜。仙药黄精饭,斋蔬白蕈羹。惜春吟未就,闲踏落花行。

乘兴访遗基,扁舟宿烟渚。水净写天形,山空答人语。风篁自成韵,霜叶纷如雨。寒亭暮响清,饥猿夜啼苦。疑将洞府接,似与人寰阻。不羡重城中,喧喧听笳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