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
君不见相如绿绮琴,一抚一拍凤凰音。
人生意气须及早,莫负当年行乐心。
荆王奏曲楚妃叹,曲尽欢终夜将半。
朱楼银阁正平生,碧草青苔坐芜漫。
当春对酒不须疑,视日相看能几时。
春风吹尽燕初至,此时自为称君意。
秋露萎草鸿始归,此时衰暮与君违。
人生翻覆何常定,谁保容颜无是非。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君未曾见温家玉镜台,
扶持着宝剑赴九重天来。
君未曾见相如的绿绮琴,
抚弄着唤醒凤凰的音韵。

人生的意气应该及早追求,
不要辜负年少时的快乐心情。
荆王奏出曲子,楚妃叹息,
曲调已尽,欢乐终夜之半。

朱楼银阁在平生中是崇高的,
坐在碧草青苔所漫溢的处所。
当在春天对酒,不应有疑虑,
看一日接一日,时间已过去了多少。

春风吹尽了燕子初至的时刻,
此时自认为是称你的意思。
秋露落下,草木开始凋零,
此时衰老与你分离。

人生翻转起伏无时常定,
谁能保持容颜没有是非之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带有哲理性质的语言,探讨了人生的变幻与无常。诗中通过描绘一系列古代人物和景物的流转,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幻无常。诗人以温家玉镜台、相如绿绮琴等古代人物和物件来象征人生中的喜悲离合,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法掌控的命运。

诗中提到的温家玉镜台,表示它既具有美丽之物的象征,又有武士意志的象征;相如的绿绮琴,象征着丰富多彩的音乐和文化。荆王奏曲楚妃叹,暗示了欢乐和哀伤都是短暂的。朱楼银阁和碧草青苔则分别象征了高贵和幽雅的环境。

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秋天以及春风、秋露,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人生的变迁。最后的一句“人生翻覆何常定,谁保容颜无是非”,提醒人们要积极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无常,不要被外界的变化困扰,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描绘景物和引用历史故事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探索,展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变化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纮(151—211年),字子纲,广陵人。东吴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张纮遂出仕为官。后来,张纮被派遣至许都,任命侍御史。但孙权继位时张纮又返回了东吴,任长史之职。张纮后来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正在准备时张纮病逝,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

张纮的生平

早年经历
  张纮年轻时游学京都,曾曾跟博士韩宗学习易经和欧阳尚书,又到外黄跟濮阳闿学习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后回到本郡,被荐举为茂才,当时大将军何进、太尉朱俊、司空荀爽辟他为掾,他都拒绝应召,避乱来到江东。孙策创建基业时,张纮便投靠了孙策。孙策上表任他为正议校尉,后跟随孙策征伐丹杨。孙策亲临战斗前线,张纮劝谏说:“主将是筹谋划策的角色,三军命运全依托于他,不可轻率行动,亲身与区区小寇对阵相斗。希望您能珍重上天授予您的才干,符合天下的愿望,不要让全国上下为您的安危而担心受吓。”

文理意正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孙策派遣张纮奉献奏章到许昌,被留在那里担任侍御史。少府孔融等都和他亲近友善。曹操听说孙策去世,打算趁东吴举丧期间进行征伐,张纮对他进行劝谏,认为乘人丧事而用兵,既有违传统的道义,如果攻而不胜,还会使两方结仇而丢弃往日盟好,不如借此机会厚待东吴。曹操听取了他的意见,当即上表任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曹操想让张纮劝引孙权归降,外任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陈琳著有《武库赋》,张纮读后写信称赞陈琳的文才。陈琳却说与张纮及张昭两人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孙权对群臣大多直接称呼其字,唯独称呼张昭为张公,称张纮为东部,可见孙权对二人的器重。

共施经略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孙权任命张纮为长史,随军征讨合肥。孙权率领轻骑准备亲自前往突击敌人,张纮劝谏说:“兵器即是凶器,战争即是凶险。现在您依恃旺盛雄壮的气势,轻视强大凶暴的敌人,三军将士,无不寒心,虽说斩敌将夺敌旗,威震敌军,但这只是偏将的责任,而不是主帅所干的事情。希望您抑制住孟贲、夏育那样的勇猛鲁莽,胸怀成为王霸的大计。”孙权接受了他的建议而放弃了行动。
  回师后,第二年孙权准备再次出兵,张纮又劝谏说:“自古以来帝王是承受天命的君主,虽有皇灵辅佑在上,文德传扬于下,也要依靠武功来昭其勋绩。然而武功贵在因时而取,然后才建树威势。如今您正遭遇汉家四百年未有之厄运,有扶助危难之功业,理当暂且隐伏偃息军队,广泛开垦农耕,任贤使能,务须崇尚宽和仁惠政策,顺应天命来施行诛讨,这样就可以不劳师动众而天下平定。”于是孙权便停止了军事行动。

临终嘱咐
  张纮建议应当离开吴郡移都秣陵,孙权依从其说。孙权让张纮回吴郡接来家眷,走在半路上张纮病逝。临死前,他授意儿子张靖给孙权留下书笺说:“自古以来有国有家之人,都想修治德政来兴隆盛世,至于他们的治理,大多没有理想的结果。并非没有忠臣良将相辅佐,不是不明白治国的根本,而是由于君主不能克服自己的好恶情感,不善于听取意见。人之常情是畏难趋易,喜好相同的意见而讨厌不同的意见,这与治世法则正好相反。《易传》有言‘从善如登山,学坏如崩山’,是说学好不容易。君主继承数代相传的基业,凭借自然的趋势,掌握着驾御群臣的八柄权威,乐于做好做的事、听好听的话,无须向他人索求什么,而忠臣心怀难于进用的治国之术,说出逆耳的忠言,两者不能相互合意,不也是理所当然吗?不合就会产生隔阂,巧言令色之人便乘虚而入,君主就会被假忠迷惑眼睛,贪恋小人的恩爱,于是贤愚混杂,长幼失序,这些情况产生的原因,是人情关系扰乱了正常的统治秩序。故此圣明的君主醒悟到这一点,如饥似渴地寻求贤才,不厌其烦地接受忠谏,克制感情、减抑情欲,为了道义而割舍恩爱,在上者无偏颇错误的任命,在下者也就绝了非分之念。您应当加以三思,忍受辱垢、掩藏锋芒,以成就仁义泽被天下的大业。”张纮卒年六十。孙权看了他的遗书涕泣交流。张纮著有诗赋铭诔十多篇。

诗词推荐

来问维摩室,因参不二门。一龛间日月,方丈别乾坤。风落岩花暖,雨晴山鸟喧。何当分半席,默坐听潺湲。

写人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写人

二诗简澹扫秾华,作者几无以复加。璧十五城方定价,桃三千岁一开花。选骚意度卑唐体,晋宋文章让谢家。莫道老夫今耄矣,平章此事不应差。

写人

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

写人

西畴前日尘作雾,南村今日波生路。云子从来疏广文,冲雨学稼当辞勤。农言秧好殊胜麦,其如绿针未堪吃。吾生十指不拈泥,毛锥便得傲蓑衣。只愿边头长无事,扡耒耕云且吾志。不愁官马送还官,借牛骑归不用鞍。

写人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写人

十日花时九雨风,年年百五病愁中。春寒不禁香箦火,红归青烟忆汉宫。

写人

西来山尽处,始见蓟州城。地拱三门峻,天回一面平。人烟多戍卒,市语杂番声。回首松亭道,秋风几日程。

写人

巨塔列名题,诗心亦罕齐。除官京下阙,乞假海门西。别席侵残漏,归程避战鼙。关遥秦雁断,家近瘴云低。候马春风馆,迎船晓月溪。帝京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写人

齿德人皆仰,诗书老更耽。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岁月供陶写,江湖人笑谈。流芳钟四叶,兰玉俨相参。

写人

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

写人

落日长风吹碛昏,荒村寒月动篱门。江潮枕上悲心壮,山鬼灯前夜语繁。乱后客身犹万里,斗间云气望中原。欲添春水随行李,更听渔歌起钓。

写人

醒来山月高,孤枕群书里。酒渴漫思茶,山童呼不起。

写人

成王小心似文武,周召何妨略不同。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即至公。

写人

四大容仪,三田灵秀,炼成九转丹砂。虚无自在,以道作生涯。净土祥光瑞彩,玲珑贯、天外烟霞。冲和处,乌飞兔走,同运紫河车。真仙开妙趣,菩提佛果,一理无差。指玉清境界,此际何赊。伫听金书紫诏,人间事、元没交加。当归去,庆霄高会,风景向谁夸。

写人

鬓雾鬟云襯脸红,嫣然一笑倚春风。直疑倾国倾城魄,聚入此花颜色中。

写人

名画不复生,古魂埋地底。技能无所发,骋巧崭岩里。纤纤扫苍林,坡岸分迤逦。近可笔发窥,远若风霾起。遂令众画师,一点不可毁。我今会石家,饮酒酒复美。虽不见绿珠,见此差可喜。愁逢暴谑人,渍墨书不已。

写人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写人

昔有二道士,学道隐此山。一觉径超诣,脱屣遗人寰。石影未灭没,半出林峦间。空山以名存,高踪那能攀。下有可人翁,老去双鬓斑。天涯蹇行足,日暮倦鸟还。神交藐千古,试为问丸丹。

写人

抱璞而居,其谁别玉。乔君不献,自尊两足。窥其狱户,视其邑庭。吏无重糈,民有颂声。提平如砥,持廉如水。观其中,公清有余。相其貌,固凡人耳。

写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