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出自两汉代范晔的《张衡传》

出自两汉范晔的《张衡传》

拼音和注音

ān dì yǎ wén héng shàn shù xué , gōng chē tè zhēng bài láng zhōng , zài qiān wèi tài shǐ lìng 。

翻译及意思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词语释义

太史:太史tàishǐ∶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参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郎中:(名)①古代官职名。②(方)中医医生。

公车:公车gōngchē∶公共汽车西门町到公馆,坐公车要二十分钟∶公家的车辆∶汉代官署名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我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如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联合各省在京会试举人联名上书,即称“公车上书”

术学:术学,汉语词汇,拼音是shù xué,意思是指古代关于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学问。

太史令:太史令官名。掌管天文历算等再迁为太史令

范晔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原诗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诗词推荐

崔徽本不是娼家,教歌按舞娼家长。使君知有不自由,坐在头时立在掌。有客有客名丘夏,善写仪容得恣把。为徽持此谢敬中,以死报郎为□□。

仙游舍人声建中,正论久矣排群雄。令子贤孙俱有耀,皇天两耳元非聋。

未谢留侯疾,常怀仲蔚园。闲谣紫芝曲,归梦赤松村。忽改蓬蒿色,俄吹黍谷暄。多惭孔北海,传教及衡门。

太守登车时,我病不能出。遥期玩海棠,度险马屡叱。唯畏行迈迟,恶欲及春日。何为爱此花,曾非桃杏匹。生红浓复浅,瘦蔕修且密。湖傍几十树,雕盘拥新漆。酒倾琉璃盆,月上欢未毕。县官同远宦,簿领无督诘。刻意咏芳菲,追补李杜失。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青衫憔悴鬓毛节,还记并州旧葛强。楚尾吴头秋驿好,喜闻嚼麝笑谈香。

常爱陶潜远世缘,阮家仍有竹◇◇娟。夜深风撼萧萧响,谁忆北窗人正眠。

愁见繁云贴死灰,骤喜春从天际回。晴云流烂满峰起,潋滟陂塘泉脉来。春归欲验将何许,柳腰杏颊知春处。出门矫首望四郊,满目都无故园树。暖景犹疑是故园,纷红糅白终萧然。黄茅不受春色染,化工无地施妖妍。老夫此时三叹息,晴霭暄风总轻掷。缘冈绕涧试幽寻,好鸟一声山桂碧。

华旌耀日,报天上使星,初辞金阙。许国精忠,试此日傅岩,济川舟楫。向来鸡林外,况传咏、篇章雄绝。问人地、真是唐朝第一,未论勋业。鲸波霁云千叠。望仙驭缥缈,神山明灭。万里勤劳,也等是壮年,绣衣持节。丈夫功名事,未肯向、尊前轻伤别。看飞棹、归侍宸游,宴赏太平风月

钱子非仙者,种郎岂隐哉。先生闭门睡,弟子下山来。

带宽非复昔年腰,颊上余丹日日消。切勿更为儿戏事,解猿放鹤各消摇。

啄乌搏鸡雏,翼翼鸡母护。孤儿悲惸独,颜色失其怙。黑风雨益暗,同过前溪渡。茫茫春水深,骨肉不相顾。

事同一家,万别千差。云门糊饼,赵州吃茶。何似南山鳖鼻蛇。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竹树日已滋,轩窗渐幽兴。人间与世远,鸟语知境静。春光霭欲布,山色寒尚映。独收万籁心,于此一枰竞。

数店疏仍密,千峰整复斜。水痕犹带浪,霜草自成花。录录堪朝列,星星已鬓华。帝城万事好,得似早还家。

宰士当年棣萼情,世科心许白头登。诗书早已传家学,场屋谁知负夜灯。老矣尚余英气在,嗟哉独慕善人称。一经分付曾何憾,看取于门自此兴。

解鞍游古寺,夕照满疎林。雨过山如画,风生竹解吟。龙眠秋水静,豹隐暮云深。唤醒游仙梦,数声何处碪。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佽飞斩长蛟,遗图画中见。登舟既虎啸,激水方龙战。惊波动连山,拔剑曳雷电。鳞摧白刃下,血染沧江变。感此壮古人,千秋若对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