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

三乡过日君年几,今日君年五十馀。
不独年催身亦变,校书郎变作尚书。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和微任校书郎,日过三乡。
三乡是指出生地、家乡和居住地。这里指作者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居住在他人的乡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诗意及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岁月变迁的诗词。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诗中的“三乡”指的是作者生活的三个地方:出生地、家乡和现在的居住地。在诗中,作者回顾了自己年轻时在故乡度过的时光,如今他已经过了五十岁。时间的流逝不仅让人感叹岁月的匆匆,也带来了身份的变化。

诗中的“校书郎”和“尚书”表示作者的身份变迁。校书郎是唐代官员的一种职位,而尚书是地位更高的官职。通过这种变化,可以看出诗人多年来的拼搏和努力。他曾经是一个普通的校书郎,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已经成为尚书,取得了更高的职位和地位。

整首诗情感淡然,表达出作者对时间和人事变迁的深思。通过岁月的流逝,诗人渐渐成长,获得了更高的成就。这首诗以诗人自身的经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变迁和成长。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松棚寻丈地,客至共开颜。堪笑杜陵老,坐思千万间。

彼美幽汀兰,开花满国香。怅无与同心,隔水遐相望。皓月泽清姿,凉风怜幽芳。不及见妆台,委之田舍郎。

雨开繁菊金无价,风皱平池鉴有痕。日暮客帆何处落,柿林西畔荻花村。

不愁陌上春光尽,亦任庭前日影斜。面黑眼昏头雪白,老应无可更增加。

迹疏丛桂岭,待菊发华滋。贪接高人躅,翻传幼妇词。海霞辉寤寐,湖葑乱愁思。辟世存杯酒,休论惠与夷。

窗外虚明雪乍晴,檐前垂霤尽成冰。长廊瓦叠行行密,晚院风高寸寸增。玉指乍拈簪尚愧,金阶时坠磬难胜。晨餐堪醒曹参酒,自恨空肠病不能。

遑遑行路难,汲汲艰食迫。井田邈不再,兼并蔽阡陌。永怀先父祖,遗我以清白。出门无所容,疑此天地窗。秋风瘦遥山,凉意惬行客。江南记旧游,不历歧王宅。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误脱农蓑拾汉科,空山奈此月明何。秋风又跨扬州鹤,行路正难愁思多。

断云低晚,轻烟带暝,风惊罗幕。数点梅花,香倚雪窗摇落。红炉对谑。正酒面、琼酥初削。云屏暖,不知门外,月寒风恶。迤逦慵云半掠。笑盈盈、闲弄宝筝弦索。暖极生春,已向横波先觉。花娇柳弱。渐倚醉、要人搂著。低告讠乇。早把被香熏却。

风穴灵坛背汉皋,肃将祀典会诸曹。城头五鼓催关鑰,席上双笾荐沼毛。冠岭昕霞迎霁旭,冒畴农橛渍春膏。箕扬毕好宜流惠,江外刀耕楚俗劳。

日落片时许,星才数点明。须臾玉棋子,遍满碧瑶枰。向晚垂垂雨,通霄得得晴。秋蛩伴侬语,苦底是谁声。

孤灯独榻夜难晨,秋气初寒展转频。每怪未尝成梦寐,自怜何苦费精神。非关世事兼身事,欲学贤人与圣人。更著冰霜当七十,向来虚费几青春。

病怜归计苦难成,形影萧然在帝京。中世功名殊不易,残年去就自须轻。宝符临代胡应遁,玉马朝周客已盈。未睹金根还紫禁,菊花何意向人明。

清香皓质世称奇,谩作轻红也自宜。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直教腊雪无藏处,只恐朝云有散时。溪上野桃何足种,秦人应独未相知。

昔冠诸生首,初因三道征。公卿碧墀会,名姓白麻称。日月光遥射,烟霄志渐弘。荣班联锦绣,谏纸赐笺藤。便欲呈肝胆,何言犯股肱。椎埋冲斗剑,消碎莹壶冰。赤县才分务,青骢已迥乘。因骑度海鹘,拟杀蔽天鹏。缚虎声空壮,连鳌力未胜。风翻波竟蹙,山压势逾崩。僇辱徒相困,苍黄

客来试与倚栏干,拂拂清香触鼻端。尽做北人浑不识,不应敢作杏花看。

当年力战荡妖氛,十万雄师四七勋。将略妙欺班定远,家声高过李将军。铭图魏鼎文犹在,笔勒燕山蹟尚分。今日闲披有遗恨,可怜生不遇明君。

柳送腰支日几回,更教飞絮舞楼台。颠狂忽作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

淡薄梳妆轻结束。天意与、脸红眉绿。断环书素传情久,许双飞同宿。一饷无端分比目。谁知道、风前月底,相看未足。此心终拟,觅鸾弦重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