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诗和其韵

韩子文同孟氏醇,陈言去尽只天真。
君诗费却雕镌力,笔下应夸自有神。

作品评述

《读韩诗和其韵》是宋代刘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写了作者读韩子文的感受和评价,表达了对韩愈诗词风格的赞美和钦佩。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韩子文同孟氏醇,
陈言去尽只天真。
君诗费却雕镌力,
笔下应夸自有神。

诗词的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韩愈诗词的欣赏之情。首句“韩子文同孟氏醇”,意味着韩愈的文章和孟子一样,都是博大精深的,深沉而纯正。接着,诗中提到“陈言去尽只天真”,表明韩愈的诗词不拘泥于陈词滥调,而是追求真实、朴素的表达方式。

下两句“君诗费却雕镌力,笔下应夸自有神”,表达了韩愈在写作时付出的极大努力,言辞之间透露出诗人的灵性和才华。韩愈的诗词不仅精炼而有力,而且充满了独特的灵感和创造力。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表达,揭示了作者对韩愈诗词的钦佩和赞美之情。它展现了韩愈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真实表达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刘宰对韩愈才华和努力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韩愈诗词的评价,既赞美了韩愈的才华和创作精神,又传达了作者对真实、朴素表达的追求与推崇。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诗词创作的思考和追求。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荡尽是非窠窟,截断葛藤露布。今日放开布袋,不要东去西去。拗折拄杖,向者裹住。碧眼胡僧坐九年,心胆浑如生铁铸。

寂寂池亭古,园荒草自春。东风独游客,迟日未归人。久雨众山晦,初晴万境新。长歌视天壤,高兴不无人。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中夜忽自起,汲此百尺泉。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

湖光如镜迥无山,耿耿银河路可攀。万象不移天地外,一尘能到水云间。月明孤屿森楼阁,夜静飞仙过佩环。借问孟城何处是,微微灯火绿杨湾。

海棠十韵诧芬芳,惭愧梨花冷似霜。赖有乐天春雨句,寂寥从此亦馨香。

路逢行客向江州,勒马荒郊为少留。家事满怀无纸写,好将言语付苍头。

一见清容惬素闻,有人传是紫阳君。来时玉女裁春服,剪破湘山几片云。

曾试昭阳曲,瑶斋帝自临。红珠络绣帽,翠钿束罗襟。双阙胡尘起,千门宿露阴。出宫迷国步,回驾轸皇心。桂殿春空晚,椒房夜自深。急宣求故剑,冥契得遗簪。暗记神仙传,潜封女史箴。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云车辞凤辇,羽帔别鸳衾。网断鱼游藻,笼开

不如归去,愁绿怨红春欲声。汝动行人妇,行人动汝住。鸣声不债主良苦辛,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归去吾今归,千声万乐何为。

山龙火藻舜所置,六合可无纲与维。有室有家万心愿,圣门大标在鑽窥。

古人已逐秋草没,明月空随秋浪翻。安得古人似明月,长来此地对金樽。

张帆早发石头城,淹泊风波百里程。白芷汀洲潮进退,黄梅村落昼阴晴。官粮牵迫少休日,药物扶持多半生。深闭船扉谢渔老,自慙尘垢满襟缨。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红妆唤出夜留欢,翠袖因沾细雨寒。为谢乔家无恶客,不妨歌舞借人看。

万般施设不如常,又不惊人又久长。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

楚峰远眺,山岚凝芳树。禾黍正离离,立西风、云烟向暮。青松瑟瑟,风送短笛声,寒溪畔,翠微间,依约人间住。灵源待月,襟袖凉微度。把酒问青天,广寒宫,知何处。中元吟赏好,预作中秋归兴逸,欲乘鸾,

夜来飞雨濯残芳,绿遍童童佛树行。把酒可劳悲暮节,振衣还自喜微凉。清帘不下轻颺燕,别院时来暗霭香。自是嵩阳欲归客,为公聊尽次公狂。

蒲帆出浦去,但见浦边树。不如马行郎,马迹犹在路。大舟不相载,买宅令委住。莫道留金多,本非爱郎富。

举世爱嘉树,此树何人识。清秋远山意,偶向亭际得。奇柯交若斗,珍叶密如织。尘中尚青葱,更想尘外色。所宜巢三鸟,影入瑶池碧。移根岂无时,一问紫烟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