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铁牌道者

微官待旦亦朝天,赖尔绝胜钟鼓传。
举世昏冥竟难警,怜君常负五更眠。

作品评述

《赠铁牌道者》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微官待旦亦朝天,
赖尔绝胜钟鼓传。
举世昏冥竟难警,
怜君常负五更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一位道士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人自称微官,表示自己的职位微不足道,但即使如此,他也在清晨等待朝阳的光芒,向天空祈祷。他认为,与这位道士相比,自己的功绩微不足道,因为道士以其卓越的修行成就,能够超越钟鼓的声音,将真理传递给世人。然而,尽管道士的存在可以唤醒世人的昏沉迷惑,但这样的人仍然很少,诗人深感惋惜。他同情这位道士,因为他经常在寂静的五更时分独自醒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的敬佩和思念之情。诗人在自称微官之后,通过对道士的赞颂,凸显了自己的卑微与无足轻重。他将道士描绘成一个超越尘世的存在,能够超越物质的束缚,传播真理。诗人对于道士的能力和修行成就充满了敬畏之情。然而,他也察觉到这样的道士很少,大多数人仍然陷入昏沉迷惑之中。诗人对此感到遗憾,对道士的境遇充满同情。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士常常独自醒来的同情和怜悯之情,透露出一种对于道士修行之路的艰辛和孤独的理解。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诗人对道士的景仰与怜悯之情,传达了对道士修行之路的赞美和理解。它通过对比诗人微不足道的职位与道士超凡的修行成就,表达了对道士的敬佩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简练,表达了诗人对道士道德境界的崇高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修身养性的追求和对道德高尚人物的赞美。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何处哭故人,青门水如箭。当时水头别,从此不相见。

坏垣荒迳入蒿莱,不惹康衢半点埃。赏静偏怜雏笋长,趁凉自引瘦筇来。杯余潄齿呼新茗,石上题诗剥古苔。试问依檐双老桧,何如列柏在乌台。

杯盘草草,园亭小小,不用罗帷锦幄。酴醿本是殿余春,更风雨、无端趱却。有词可和,有棋可赌,杂以诙谐戏谑。闲时日日可遨嬉,又选甚,花开花落。

猗兰奕叶晓疏晴,栩栩秋光小蝶轻。皂翅绣花三五点,庾郎无句画难成。

黄发享颐期,兄弟此时宜告。见说对床夜雨,世间尘都扫。青毡堂外瑞峰高,云气拂晴昊。老大中原人物,在江湖乡保。

往岁陪祠泰坛下,始一相见如相知。我今入幙君有待,喜得款语胜前时。便嗟陈事日侵汨,虽欲数面曾无期。忽闻兵吏已迎候,马有行色车将脂。贺君有意事清简,太守亦鄙寻常为。骐骥步骤岂局促,凤皇羽翼多威仪。汉家近亲不复有,召父旧闻於今隳。隳由狂者生利害,曾未略究民间宜。

族老今为海内怜,清名多是布衣传。一封表乞从师郡,千里神寒觅句年。水镜照人前日政,雨比吹旐别时船。离家忆值梅初白,梅未成阴失此贤。

脱俗卧去眠,胸中别有天。壁间五六榻,屋上两三椽。风月真滋味,溪山旧面缘。静中有真静,猿啸暮林边。

赞公分半榻,卧近竹西楼。四壁寒蛩夜,一山黄叶秋。梦随三鼓动,月尚半窗留。零乱芭蕉影,禅衣烂不收。

峰抱池光曲岸平,月临虚槛夜何清。僧穿小桧才分影,鱼掷高荷渐有声。因忆故山吟易苦,各横秋簟梦难成。周颙不用裁书劝,自得凉天证道情。

滞并释阳渊,嫩和改阴囿。草色谁与媒,青青一何骤。美人振长袖,伫立伤年少。芳红不少留,况乃飘残照。飘零可柰何,四气如环珂。白云虽有反,不反亦已多。曲流伤直水,远荫无近柯。谁令天有汉,杳杳隔秋娥。桂林有秋色,洞庭有秋波。濯衣千仞溪,涤垢非悦眼。涓辰万里游,宁以

荪壁辛楣芰荷屋,静揖秋风酣圣读。占断湖天拓户封,不待诏书赐一曲。红尘车马交衢术,渠肯冠霞立於独。满城风雨又重阳,念子萧疏对寒菊。双壶遣赠滟蛆浮,想见羁愁尽蛾伏。高人一巢有余地,底须驷马驾车轴。但得长年交酒圣,不妨一笑命骚仆。若云归隐须买田,巢由嗤人未免俗。

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岁寒问耆旧,行县拥诸侯。林莽北弥望,沮漳东会流。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之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何异琵琶弦,常遭腰鼓闹。三杯忘万虑,醒后还皎皎。有如辘轳索,已脱重萦绕。家人自约敕,始慕陈妇孝。可怜原巨先,放荡今谁吊。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忧来自不寐,起视天汉渺。阑干玉绳纸,耿耿太白晓。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出栏抽五七,当户罗三四。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稀生巧补林,并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熳忽无次。风枝未飘吹,露粉先涵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烟浪连天,寒尚峭、空_细雨。春去也、红销芳径,绿肥江树。山色云笼迷远近,滩声水满忘艰阻。挂片帆、掠岸晚风轻,停烟渚。浮世事,皆如许名利役,惊时序。叹清明寒食,小舟为旅。露宿风餐安所赋,石泉榴火知何处。动归心、犹赖翠烟中,无杜宇。

小寺无蹊迳,行时认藓痕。犬寒鸣似豹,僧老瘦于猿。涧水来旋磨,山童出闭门。城中梅未见,已有数株繁。

蔬饭藜床破衲衣,扫除习气不吟诗。前生似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未敢叩门求夜话,时叨送米续晨炊。知君清俸难多辍,且觅黄精与疗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