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潜师

化工未议苏群槁,先向寒梅一倾倒。
江南无雪春瘴生,为散冰花除热恼。
风清月落无人见,洗妆自趁霜钟早。
惟有飞来双白鹭,玉羽琼林斗清好,吴山道人心似水,眼净尘空无可扫。
故将妙语寄多情,横机欲试东坡老。
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
且撼长条餐落英,忍饥未拟穷呼昊。

作品评述

《再和潜师》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化工未议苏群槁,
先向寒梅一倾倒。
江南无雪春瘴生,
为散冰花除热恼。
风清月落无人见,
洗妆自趁霜钟早。
惟有飞来双白鹭,
玉羽琼林斗清好。
吴山道人心似水,
眼净尘空无可扫。
故将妙语寄多情,
横机欲试东坡老。
东坡习气除未尽,
时复长篇书小草。
且撼长条餐落英,
忍饥未拟穷呼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潜师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化工尚未结束的时候,先倾诉自己的心声给寒梅。描绘了江南无雪的春天中瘴气弥漫,苏轼为了驱散心中的热恼,不禁想起了冰花,希望能够用冰花来解脱内心的烦躁。然而,风清月落之时,却无人能够见证他的情感。于是,他在早霜初露之际,自己洗去了妆容,只有飞来的双白鹭清晰可见,它们的玉羽在琼林中闪烁,形成一幅美好的景象。苏轼将自己比作吴山道人,他的心境如同水一般澄净,眼睛能够洞察尘埃中的虚空,没有可扫除的烦恼。因此,他将自己的多情之意寄托在这些妙语之中,希望能够试探一下东坡老先生的反应。东坡老先生的习气虽然还没有完全消除,但他时常会写一些长篇文章和小草书,显示出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才华。苏轼表示愿意撼动长条来吃掉落英,表明他宁可忍受饥饿,也不愿意放弃追求。他的心境还未到达绝望的地步,他仍然怀抱着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对潜师的思念为主线,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将寒梅、冰花、风清月落、霜钟、白鹭等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幅富有意境和感染力的画面。诗人以吴山道人和东坡老先生作为自己的化身,通过对比展示了自己内心与外界的差异,以及对东坡老先生的敬仰和期望。整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希望的坚守,展示了他的豪情和才情。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夜雨从来相对眠,兹行万里隔胡天。试依北斗看南斗,始觉吴山在目前。

海霁晚帆开,应无乡信催。水从荒外积,人指日边回。望国乘风久,浮天绝岛来。傥因华夏使,书札转悠哉。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贯花留净室,咒水度空山。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尘迹不能到,衡门藓色侵。古杉秋韵冷,幽径月华深。窗静猿窥砚,轩闲鹤听琴。东邻有真隐,荷策夜相寻。

日影满松窗,云开雨初止。晴林梨枣熟,晓巷儿童喜。牛羊深涧下,凫雁寒塘里。田父酒新成,瓶罂馈邻里。

床头络纬泣秋风,一点残灯照药丛。梦吉梦凶都不是,朝朝望断北来鸿。

万里崎岖蜀道归,荆州非复壮游时。行吟自怪诗情减,坐睡人惊酒量衰。卷地风号云梦泽,黏天草映伏波祠。一枝藤杖平生事,击鼓开帆未恨迟。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时不选数老独嗟,鬓毛未变目未花。爱公深殿见桃李,长才高咏无能加。红英灼灼弄日色,穠艳皎皎生铅华。长廊重幕风不动,映柳黄莺吟未涯。燕衔新泥补巢缺,蜗压峻陛临角斜。是时唯闻鸟雀闹,尽日不听车轮哗。虽传此景无分到,但讶习惯犹豪夸。他年造物傥有意,不使龊龊居贫家。

立石标溪界,疏荷限水香。此翁三十载,看了几人忙。

古学非如进士场,渊乎深处海难量。善藏未用争饴利,中立悬知异狷狂。度远出寒公案在,渐修顿悟话头长。公□与我评兹事,一洗人间粉黛妆。

深谷高陵一相平,人间忧喜两无成。狂猿只是天机浅,苦向秋潭趁月明。

如来禅,祖师意。儿啼子哭,鸡鸣犬吠。是汝诸人,瞥地也未。

使君幽讨遍禅林,名动三台殿阁清。稍赋诗章回好色,坐令草木有佳声。政须膏泽随轩至,未碍隼旟冲雨行。争写雄文惟恐后,喜兼和气满重城。

江有归舟,亦乱其流。之子言旋,嘉名孔修。扬于王庭,允焯其休。舟既归止,人亦荣止。兄矣弟矣,孝斯践矣。称觞燕喜,于岵于屺。彼游惟帆,匪风不扬。有彬伊父,匪学不彰。予其怀而,勉尔无忘。

淮南山色一千里,落水层城江更湍。何地江山有如许,与君聊趁雪中看。

移参窗此地,经岁日不至。悠悠荒郊云,背植足阴气。新雨养陈根,乃复佐药饵。天涯葵藿心,怜尔独种参。

桥梓风流满腹经,桂花香里识魁名。翻成宵梦古今事,何况人间父子情。先集一编诗橐富,家传万卷子金荣。挂名叙跋流芳远,晓起吟窗仔细评。

盘箸贫犹设,杯盂老更耽。宗文树鸡栅,灵照挈蔬篮。径醉眼花乱,高眠鼻息酣。觉来寒日晚,落叶拥茆庵。

山断水茫茫,洛人西路长。笙歌留远棹,风雨寄华堂。红壁耿秋烛,翠帘凝晓香。谁堪从此去,云树满陵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