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仲宣见赠

头白江南醉司马,宽心时复唤殷兄。
寒潮不应淮无信,客路相随月有情。
未许低头拜东野,徒言共饮胜公荣。
好诗恶韵那容和,刻烛应须便置觥。

作品评述

《和田仲宣见赠》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头白江南醉司马,
宽心时复唤殷兄。
寒潮不应淮无信,
客路相随月有情。
未许低头拜东野,
徒言共饮胜公荣。
好诗恶韵那容和,
刻烛应须便置觥。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他的友人和田仲宣的赠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感和思念之情,并以诗意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作者感慨人生白发苍苍,但仍然心宽体胖,常常想起与友人殷兄一起的欢乐时刻。虽然时光流转,但友谊依然坚固。作者提到寒潮不应该到淮河流域无所留恋,而是应该随着旅途的伴随而感到情感的共鸣。虽然还没有机会低头拜访友人东野,但作者希望能与友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文中还提到好诗不一定要追求华丽的韵脚,而是应该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最后,作者提到在享受诗酒之乐时,应该及时点亮蜡烛,倒上酒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苏轼以朴实的词句描绘了自己年事已高、头发已白的状态,但内心仍然豁达开朗。他通过与友人的亲密交往,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之情。诗中用寒潮和月亮作为意象,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感和对旅途中相伴相随的珍贵感受的赞美。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友人成功的祝福和对友人诗才的欣赏。最后两句提到了诗酒之乐,以及在享受时刻时应该点燃蜡烛、倒满酒杯的细节,展示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

整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苏轼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呼唤了读者对友谊和美好时刻的共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手捻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卷帘芳桂散余香。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臂弱传钞少,心烦记问衰。读书犹自力,爱日似儿时。章句分无憾,声形讲不遗。明年幸强健,闭户有余师。

玉立佳公子,哦松始戍瓜。拳拳饬边琐,寸寸画江沙。慷慨志忧国,清修僧在家。送行诗尚湿,身世遽空华。

不思议,解脱力,不是思量心外得。一句当天八万门,野桥金柳依依色。

高卧闲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幸逢尧舜无为日,得作羲皇向上人。四皓再除犹且健,三州罢守未全贫。莫愁客到无供给,家酝香浓野菜春。非庄非宅非兰若,竹树池亭十亩馀。非道非僧非俗吏,褐裘乌帽闭门居。梦游信意宁殊蝶,心乐身闲便是鱼。虽未定知生与死,其间胜负两何如。

曾于清海独闻蝉,又向空庭夜听泉。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长在七条弦。

岭度慈云境累凉,前看湖南后看江。诗魔半饷难调伏,除是休来却易降。

林麓幽幽气象闲,三年肄留萃衣冠。自从引翼无求地。

芳春景,暧晴烟,乔木见莺迁。传枝偎叶语关关,飞过绮丛间锦翼鲜,金毳软,百转千娇相唤。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幽幽庭下草,悟悦有禅味。君看红紫场,纷纭乱人意。

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乘丽景、华灯争放,浓焰烧空连锦砌。睹皓月、浸严城如画,花影寒笼绛蕊。渐掩映、芙蓉万顷,迤逦齐开秋水。太守无限行歌意。拥麾幢、光动珠翠。倾万井、歌台舞榭,瞻望朱轮骈鼓吹。控宝马、耀貔貅千骑。银烛交光数里。似乱簇、寒星万点,拥入蓬

衰病相侵眼渐昏,青灯细字苦劳神。遍看大轴知无力,听诵奇篇赖有人。前日鼓旗闻苦战,明朝雷雨出潜鳞。殿庐困极唯思睡,却忆登科似後身。

山西旧将本书生,归老岩间未厌兵。卧闻布水中宵起,错认边风万马声。

自有薰风来解愠,更无箕舌巧为谗。

颐生就死。死里逃生终复始。弃假求真。真性明知身外身。无中生有。有里还无难启口。默守神功。功满朝无上碧空。

当年共短檠,心事熟论评。岂我非同志,於公不用情。几多才莫试,有此恨难平。旧友凋零尽,悲哉伐木声。

上霄降灵气,锺此千年禽。幽间靖节性,孤高伯夷心。颉颃紫霄垠,飘飘沧浪浔。岳湛有仙姿,钧韶无俗音。毛滋月华淡,顶粹霞光深。目流泉客泪,翅垂羽人襟。腾汉雪千丈,点溪霜半寻。纖喙砺青铁,修胫雕碧琳。岩栖干溪树,泽饮卑蹄涔。鸾皇自埙篪,燕雀徒商参。独翅耸琼枝,群舞

客心豁初霁,霁色暝玄灞。西向看夕阳,曈曈映桑柘。二贤诚逸足,千里陪征驾。古树枳道傍,人烟杜陵下。伊余在羁束,且复随造化。好道当有心,营生苦无暇。高贤幸兹偶,英达穷王霸。迢递客王程,裴回主人夜。一薰知异质,片玉谁齐价。同结丘中缘,尘埃自兹谢。

野晴天碧共溪长,画样飞来白鸟双。舟小不禁风罨岸,菰蒲无数入篷窗。

两宫斋祭近登临,雨雪纷纷天昼阴。只为经寒无瑞色,顿教正月满春林。蓬莱北上旌门暗,花萼南归马迹深。自有三农歌帝力,还将万庾答尧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