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圣学律万世,玉振仍金声。
大贤务矫俗,始以和自名。
智者稽所终,流弊固难行。
求圆能舍规,鲁男乌可轻。

作品评述

《杂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圣学律万世,
玉振仍金声。
大贤务矫俗,
始以和自名。
智者稽所终,
流弊固难行。
求圆能舍规,
鲁男乌可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和个人修养的思考。作者认为真正的学问和道德规范应当传承千秋,就像珍贵的玉石敲击出悦耳的金声一样。大贤者应该致力于改变陈规陋习,以和谐的方式塑造自己的名声。然而,智者也会思考自己的终极归宿,因为改变固有的弊端并不容易。作者呼吁求得完美的人要舍弃刻板的规矩,因为即使是鲁国的贤人也不应该轻视这样的选择。

赏析:
《杂兴》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个人修养的思考。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将学问比作玉石、道德规范比作金声,以及提到大贤者的名声和智者思考自己的终极归宿。这些象征和比喻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意境。诗中的"圣学律万世"表达了作者对真正学问的传承与延续的期望,"大贤务矫俗,始以和自名"则强调了大贤者应当以和谐的方式来改变陈规陋习,并以此塑造自己的名声。诗中的"求圆能舍规,鲁男乌可轻"则是作者对求得完美的人的劝诫,提醒他们不要轻视舍弃刻板规矩的选择。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风气和个人修养的思考,旨在激励人们以和谐的方式改变陈规陋习,并思考自身的终极归宿。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冰练新裁月见羞。墨花飞作淡云浮。宜歌宜笑不妨秋。约腕半笼衫草碧,洗妆初失黛蛾愁。嫩凉轻暑奈风流。

肇新帝藉,率我农人。三推终亩,祗事咸均。陟降也时,粲然有文。受天之祐,多透如云。

君住潇湘作寓斋,赋归仍与是斋偕。已知身世非真著,肯向功名怨寡谐。雨后更无云在岭,晓来那有月当阶。几思谈妙从人去,人事胡为苦好乖。

老圆画里也藏机,云抹前山冻不飞。寸许塔尖何处市,扁舟腊日房僧归。

蛩声每续蝉声起,桐叶仍兼柳叶凋。嬾惰心情疏笔砚,久长生计属渔樵。剪茅旋补东厢屋,伐石新成北港桥。物外高人来往熟,等闲折简也能招。

窗底梅花瓶底老,瓶边破砚梅边好。诗人忽然诗兴来,如何见砚不见梅。急磨玄圭染霜纸,撼落花须浮砚水。诗成字字梅样香,却把春风寄谁子。

残遗蜀石经,收聚十获五。勤搜兼巧遇,彼苍眷嗜古。流传阅百年,藏者可指数。踵观盛师儒,证辨析丝缕。鲰生安置喙,矘视屡起舞。尤幸邀天章,篆画出冲主。雄姿走螭龙,奥雅胎石鼓。刘侯为发箧,光气烂庭户。方将却魔魅,复旦万物睹。守阙留伏申,待访孰与伍。

二月初头春向中,花梢薄日柳梢风。折花客子浑无赖,狼藉须教满路红。

舍南舍北雪犹存,山外斜阳不到门。一夜冷香清入梦,野梅千树月明村。

渔舍时时须一到,水光山色净相亲。玉肌花貌不须替,自有阳台行雨人。

一出五六月,往返三千里。信脚踢得着,信手提得起。不曾轻示人,深藏怀袖里。归来普主请大众做个入门欢,是什么浙东山浙西水。

南条一脉接仙霞,江浙平分两水涯;读书廿年想云海,攀天今日上莲花;巉坑俯极三千界,缥缈高承万里槎;第一兹游快心事,名山大好属吾家。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荣辱空中响,迷真逐妄想。观其所由来,尽属虚捞攘。

幕府才方盛,军师意最高。何年燕巢木,几处马腾槽。驰骋心方壮,指麾身更劳。周诗歌劳徕,费誓说逋逃。行阙占风角,穹庐拜羽旄。飞腾真有种,淡泊正相遭。

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鹭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

大旱如焚气不苏,云师谁遣上天衢。人人准拟为霖甚,风动雷行雨却无。

[太簇为徵]周祀及轩,汉制中宫,汉制中宫。肸乡是屈,礼神以兄。我洁期壁,我肥斯性。神兮燕享,鉴观孔明。

猗与至德。光被黔首。铸镕苍昊。甄陶区有。恪恭三献。对扬万寿。比屋可封。含生无咎。匪徒七百。天长地久。

红襟翠翰两参差,径拂烟华上细枝。春水渐生鱼易得,莫辞风雨坐多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