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太常从兄留别(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罢册南诏却赴上都)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
张骞随汉节,王濬守刀州。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作品评述

《酬太常从兄留别(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罢册南诏却赴上都)》是唐代诗人武元衡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诗人与从兄分别离别的情景,抒发了别离之中的无奈和忧愁之情。

诗中描述了诗人与从兄分别的场景。第一句“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意为乡路初发,马车行进,而正在分别之际,诗人又不忍离开,拖延时间。

接下来,诗人通过提到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以表达离别之时的无奈情绪。例如,他提到的张骞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他随汉将节去西域致使天山以北诸国纳入中国势力范围。王濬是东晋时期的人物,他守卫着刀州(位于今四川)。这些人物都代表着坚守、使命和忠诚。

接下来,诗人再以具象的方式描绘分别时的心情。他用“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的意象来表达离别时的感伤之情。泽国烟花度指的是南诏国的繁华景象,而铜梁雾雨则映射出分别时的悲伤情绪。

最后两句“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直接表达了诗人无法改变离别的事实和他内心的万般愤恨,正如锦江水流无法逆转一样。

这首诗中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和提及历史人物的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远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无奈和伤感。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思考和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离别之中的苦涩与无奈。

作者介绍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復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为盗所害,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哭雪复吟雪,广文丁夫子。江南万里寒,曾未及如此。整顿气候谁,言从生灵始。无令恻隐者,哀哀不能已。

文言文

昔日寒檠曾万卷,暮年晓镜有千丝。人言晚节高初节,自喜新诗胜旧诗。

文言文

末涂一过马群空,老眼双瞻碣石鸿。固有江东兼渭北,其如明月与清风。一官羁绊吾堪老,万里嫖姚子未穷。寄语此时怀马祖,叩门何日许庞公。

文言文

一杯山茗雪花白,数片甘瓜碧玉香。但得心閒无个事,人生何地不清凉。

文言文

身如草木顺阴阳,附火重裘百日强。渐喜微和解凝烈,半酣起舞意仓忙。吾兄去我行三腊,千里今宵共一觞。世事只今人自解,苦寒须尽酒如汤。

文言文

一堂风月一床书,随分琴樽乐有余。试问乘轩遮道客,何如归去狎樵渔。

文言文

云碍虚檐日,风号老木秋。山城围晚翠,江槛俯寒流。世事悲苍狗,生涯付白鸥。烟尘犹在眼,浑欲不胜愁。

文言文

冬青花,不可折,南风吹凉积香雪。遥遥翠盖万年枝,上有凤巢下龙穴。君不见犬之年羊之月,霹雳一声天地裂。

文言文

春天润九野。卉木涣油油。红华纷晔晔。发秀曜中衢。

文言文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文言文

圉圉洋洋各自由。或行或舞或沉浮。观鱼未必知鱼乐,政恐清波照白头。休结纲,莫垂钩。机心一露使鱼愁。终知不是池中物,掉尾江湖汗漫游。

文言文

文章声价冠东曹,海上传闻复钓鳌。白帝云中须采药,夜郎月下得吹箫。古来直道犹三黜,今日忧时枉二毛。濯锦江头非泽畔,挥毫何用赋《离骚》。

文言文

偶然眠一觉,推枕起来惊。寂寞犹前日,荣华已隔生。

文言文

山色阴晴远更青,谁教睥睨枕岩扃。诗翁意欲移千步,安得朱符巨灵。

文言文

庭阴日日杜鹃啼,问我胡为未赋归。官况苦如梅豆小,人情轻似柳绵飞。三年独自知操纵,两耳从他说是非。瓜戍喜催新代者,獃衫应许换征衣。

文言文

凉风动行兴,含笑话临途。已得身名了,全忘客道孤。乡程过百越,帆影绕重湖。家在飞鸿外,音书可寄无。

文言文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苹花开。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柁楼长笛哀。

文言文

客舍逢迎少,村居道路迷。雨晴知虎过,烟暝有雅啼。轻薄看诸子,辛勤愧老妻。人生真寄耳,巢燕亦添泥。

文言文

日日冲残热,相寻入乱蒿。闲中滋味远,诗里是非高。碧耸新生竹,红垂半熟桃。时难未可出,且欲淬豪曹。

文言文

昨日茱萸未苦香,今朝篱菊顿然黄。浮英泛蕊多多著,旧酒新醅细细尝。节里且追千载事,鬓边管得几茎霜。正冠落帽都儿态,自笑狂夫老不狂。

文言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