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上竹枝

寒梢虽数叶,高节傲霜风。
宁肯随团扇,秋来怨箧中。

作品评述

《扇上竹枝》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扇子上的竹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寒梢虽数叶,高节傲霜风。
宁肯随团扇,秋来怨箧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扇子上的竹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叹和思考。诗的前两句写道:“寒梢虽数叶,高节傲霜风。”这里的“寒梢”指的是秋天的竹枝,已经开始凋零,只剩下几片叶子。而“高节”则表示竹子的高洁和坚韧,它们傲然地迎着秋风。这种对竹子的描绘,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对自己坚强的品质的比喻。

接下来的两句写道:“宁肯随团扇,秋来怨箧中。”这里的“团扇”和“箧”都是古代人们常用的物品。诗人表示宁愿随着团扇一同飘动,也不愿意被束缚在箧中。这里的“秋来怨箧中”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怨憾和无奈,暗示了他对时光流转的感叹。

整首诗词通过对竹枝、团扇和箧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坚韧品质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明代诗人高启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诗词推荐

大乐和畅,殷荐明神。一降通感,八变必臻。有求斯应,无德不亲。降灵醉止,休征万人。

竹枝

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临谿插石盘老根,苔色青苍山雨痕。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香殿萧条转密阴,花龛滴沥垂清露。闻道偏多越水头,烟生霁敛使人愁。月明忽忆湘川夜,猿叫还思鄂渚秋。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亦知钟梵报黄昏,犹卧禅床恋奇响。

竹枝

辈行虽如祖,年龄仅可兄。经过得屡见,文字有同盟。门户当深责,饥寒厌此生。良农务穮蔉,初不计秋成。

竹枝

朋侪什九堕丘墟,自笑身如脱纲鱼。委命已悲吾道丧,垂名真负此心初。齿残仅可决濡肉,眼涩知难读细书。家事岂容关老子,儿曹努力事耕鉏。

竹枝

雄飞古君子,隐德不隐身。高行耸流俗,诗名逸古人。堂深云锁槛,木古岁藏春。凛凛严光列,英华日转新。

竹枝

事亲良不易,战战复兢兢。学得如夫子,犹言丘未能。

竹枝

寂寞荒郊野水滨,竹篱茅舍旧比邻。谁知绣斧文章伯,尚念渔蓑潦倒人。采菊佩萸思共赏,落霞孤鹜兴尤新。关中小试酂磬侯绩,却掌丝纶侍帝宸。

竹枝

风雨未过桐华时,宜春苑中梨萼披。天子赐宴群臣嬉,少年都尉方追随。暮归迟喜联留後,兄弟双弓射熊皮。侯宗戚族坐上少,伯仲相顾惊恩私。凤皇楼高玉箫吹,金络骏马不肯骑。自戒危溢作後规,何郎莫媿书与诗。

竹枝

不须坐客苦言归,看取天花满院飞。已是雪床先到了,夜深应与月交辉。

竹枝

清冬万境肃,墙户益萧然。薄寒惟可饮,短景不容眠。贫厨烟火暖,尘釜亦烹鲜。且复养口体,何劳更问天。

竹枝

珍重郭四郎,临行不得别。晓漏动离心,轻车冒残雪。欲出主人门,零涕暗呜咽。万里隔关山,一心思汉月。

竹枝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竹枝

松风一榻雨萧萧,万里封疆夜寂寥。独坐瑶琴悲世虑,君恩犹恐壮怀消。

竹枝

飞飞辞古柳,冉冉媚晴空。爱尔白于雪,况乎兼以风。游丝相上下,戏蝶或西东。终然太轻薄,飘转委泥中。

竹枝

涉世思夷涂,理生有常道。抱甕灌我园,充盘戒邻枣。秋色何苍然,惕焉履霜早。伟哉骑鲸人,期兹浣花老。渺渺无穷门,何由拾瑶草。惟爱柴桑翁,称心固云好。

竹枝

我怀同门友,势如晓天星。老去发垂素,隐居山更青。退翁联科第,俯仰三十龄。仕官守乡国,出入奉家庭。鹄鹭性本静,芷兰深自馨。新诗得高趣,众耳昏未听。笑我老忧患,奔走如流萍。冠裳强包裹,齿发坐凋零。晚春首归路,朱轓照长亭。县令迎使君,彩服导辎軿。长叹或垂涕,平反

竹枝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竹枝

莫笑游人冷落时,风光流转不须疑。去年草色空成恨,今岁花光又满枝。

竹枝

石出杖藜稳,沙暄牵兴长。半江鸥鸟地,三峡水云乡。携客撑烟艇,开樽俯绿塘。便当从此去,烟雨钓沧浪。

竹枝

风流八十,是人间妆点,孩儿眉额。再著三星添上面,又是一般奇特。且置零头,举将成数,算起君须识。从今十倍,恰当彭祖八百。更把百倍添来,壮椿身世,又十头添撇。况迈非熊年纪在,管取方来勋业。子既生孙,孙还又子,堆几床牙笏。瑶池会宴,饱看几度桃实。

竹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