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

残山如黛月痕斜,子夜青鞋踏浅沙。
十里红桥东畔路,梅花多处是君家。

作品评述

《寄情》是明代吴鼎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残山如黛月痕斜,
子夜青鞋踏浅沙。
十里红桥东畔路,
梅花多处是君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寄托情思的景象。

首两句"残山如黛月痕斜,子夜青鞋踏浅沙"展示了夜晚的景色。"残山如黛月痕斜"形容遥远的山峦像是被斜斜的月光映照下的淡墨色,给人以幽深而凄美的感觉。"子夜青鞋踏浅沙"则描绘了一个人夜晚漫步在浅沙上的情景,子夜指的是深夜,青鞋和浅沙形成了一种柔和的色调,给人以静谧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十里红桥东畔路,梅花多处是君家"揭示了诗人的情思所寄托之处。"十里红桥东畔路"意味着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路,而红桥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物,犹如十里桃花般美丽。梅花多处是君家则表明这条路两旁都是梅花,象征着诗人所思念的人的居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念之情以及对君家的眷恋之情。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行走路线,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些景物之中,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君家的眷恋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幽静、凄美的感受,展现了明代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

诗词推荐

玉泉飞落白霞峰,散入山田亩十钟。邓子结庐真世外,陶公脱屣更谁逢。莺啼春竹风烟近,龙起秋堂雨雹从。谁使山人空蕙帐,蓬莱金殿兴方浓。

霞宫瞰绿水,云是洗头盆。华表开山径,金铺饰洞门。鸟声含瀑布,虎迹印松坛。根上祠官去,先皇奠璧存。

秋风吹雨到江濆,小阁疏帘晚色分。津吏报增三尺水,山僧归入万重云。飘零露井无桐叶,断续烟汀有雁群。了却文书早寻睡,檐声偏爱枕间闻。

不管霜毛不贷人,一年旧了一年新。山窗未晓闻山乐,可是梅花漏泄春。

初笄梦桃李,新妆应摽梅。疑逐朝云去,翻随暮雨来。杂佩含风响,丛花隔扇开。姮娥对此夕,何用久裴回。

天清地宁,庆袭一人。九州四海,咸被尧仁。熙熙然涵泳化育,犹千花万卉之逢春。

德耀梁鸿两不凡,闺中桂影醉同看。却怜当夜鄜州月,空咏清辉玉臂寒。

今休阁铅黄,昔念长安远。出游写我忧,驾言岂顾返。撑舟度平湖,蜡屐试叠巘。境幽客更佳,风静日亦烜。尔仆毋告劳,我足尚忘蹇。眼明见孤山,地禁接上苑。却登灵隐寺,岩壑此其本。经行尽精舍,一一为排键。胜游固可继,况乃春未晚。所嗟虮虱臣,无术助龙衮。颇闻议深讨,将士

野人喜我偶闲游,取酒匆匆劝小留。舍後携篮挑菜甲,门前唤担买梨头。

黄河如丝导昆崙,万里南下突禹门。支流潜行天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吾闻川真岳灵有真宰,况乃利泽开洪源。龙神窟宅瞰平野,千古庙貌何雄尊。深林含蓄雷雨润,冷殿似带波涛痕。我来南州走尘坌,执热未濯忧思烦。试斟百洌洗肝肺,一勺注腹清且燉。悠然晞风坐东庑,倏见绘画如飞

南宫树色晓森森,虽有春光未有阴。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沈。山含瑞气偏当日,莺逐轻风不在林。更有阮郎迷路处,万株红树一溪深。

北风吹倒落星寺,吾与伯伦俱醉眠。螟蛉蜾蠃但痴坐,夜寒南北斗垂天。

过市摩双眼,惊嗟阅盛衰。朱楼倚霄汉,曾见始成时。

尽日山行意未销,皈来再与坐溪桥。山童抛石落溪水,唤作鱼儿波面跳。

披衣徒倚天方曙,秉烛吟哦夜忽中。不是被他驱使得,爱他意政与人同。

我昔在东武,吏方谨新书。斋空不知春,客至先愁予。采杞聊自诳,食菊不敢余。岁月今几何,齿发日向疏。幸此一郡老,依然十年初。梦饮本来空,真饱竟亦虚。尚有赤脚婢,能烹赪尾鱼。心知皆梦耳,慎勿歌归欤。

补陀岩上,白衣观音,闻声悟道,见色明心。

金鳞玉角照人寒,何事清时此蛰蟠。甘泽不辞膏品物,奚惭济济舜朝官。

古桧吟风,寒鸦布陈。不落见闻,几人错认。不错认人,道士擎拳,阇梨问讯。

露冷霜寒百卉腓。容光来与菊花期。雪香睡足青春梦,晚节随时始衣绯。流水远,夕阳迟。秋山敛黛让晴晖。醉魂不逐西风散,璧月瑶宫晚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