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蒲左丞游虎丘十首

玉常紫阁冠英游,身作三公未白头。
须向凤凰池上浴,岂容萧散咏林丘。

作品评述

《次韵蒲左丞游虎丘十首》是唐代朱长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常紫阁冠英游,
身作三公未白头。
须向凤凰池上浴,
岂容萧散咏林丘。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朱长文游览虎丘时的情景和心情。他以自己身着紫色官袍,头戴紫色冠冕的形象出现,象征他的高贵身份和崇高地位。尽管他已经担任了三公(高级官员)的职务,但他还没有到达老年,头发还未白。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自豪和年轻的自信。

诗中提到了凤凰池,凤凰是传统上象征吉祥和尊贵的神鸟,凤凰池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象征着高贵和优雅。诗人表达了他希望能在凤凰池中沐浴,以增加自己的尊贵和高雅之意。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态度和情感。他不愿意被视为轻佻和浮躁的人,不愿意用诗歌来歌颂林丘(一座山)这样平凡的事物。相比之下,他希望展现自己的高雅品味和追求卓越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心态和追求。诗人以自己高贵的形象映照出自己的身份地位,表达了对自己的自豪和年轻的自信。

凤凰池的描绘给诗词增添了一种优雅和华丽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高贵与尊贵的向往。通过与林丘的对比,诗人彰显了自己对卓越和高雅的追求,表达了对平庸和庸俗的抵制。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唐代文人对地位、品味和追求的追逐。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高贵与尊贵的重视和崇拜,体现了诗人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己形象和追求的描绘,展示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自豪和高雅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

诗词推荐

今年春色可胜嗟,二月山中未见花。长忆去年今夜月,海棠花影到窗纱。

轻阴小雨夜连晨,中使传呼散紫宸。天气薰蒸疑作暑,风光回转欲留春。班分辇道花迎佩,仗出宫墙柳映人。独喜联镳归去早,六街消尽马蹄尘。

仙掌露初凝,高空月迥明。雪霜千里色,关塞一时情。永夜惊乌鹊,中原有弟兄。清辉怜独对,良会苦难并。目断一天远,愁随两地生。倚楼何处笛,凄切送残声。

万事模棱持两端,脂韦自饰巧求全。如何身处周唐际,党武翻成狥一偏。

耕馀龙跃云津去。

老病两无世用,谋谟百不如人。喜见东床论事,谁言下榻生尘。

龙德蟠际,在虫莫知。实尸雨霖,鞭雷摇帜。蠢蠢生齿,腹饥谋食。四时罔避,力穑艺稷。耕深耰疾,人不胜天。云蒸雾滃,赖龙以全。兹山由里名澄江,奫沦崒嵂龙之汪。飞液遇坎堪滥觞,荆扉挹啖逾蔗浆。焦土石裂暍欲僵,捧甖膏流收丰穰。天漏资车翻手强,扫氛驳翳开扶桑。郑公庆余

雨霁逢初夏,胡床荫绿槐。半酣方嵬峨,假寐忽咍台。小穗闲簪麦,微酸细嚼梅。衰翁不禁老,更著物华催。

晴暖不妨临石濑,清寒多是傍柴关。香须蜂咬应知苦,斜影僧眠得占闲。数点稀星枝上下,一痕残雪树中间。入冬冷落愁眉结,见尔鲜明故展颜。

舟绝顾城湖,始知泊银树。脚夫亟装担,顿足跋涉惧。水行困弊舟,陆出藉芒屦。望远有异观,山水陶兴趣。太息足力疲,趁程眠日暮。高价租蹇驴,意欲代吾步。破舆不忍登,恐负看山眼。遥程入荒夐,栈道践{山蹇}{山產}。蹇载亦徒劳,登顿资笑莞。气馁不足苏,只得仰酒盏。暂免极寒

南陌春风早,东邻去日斜。千花开瑞锦,香扑美人车。长乐青门外,宜春小苑东。楼开万户上,人向百花中。

短艇横烟渚。梦惊回、凄凉尚记,绿蓑鸣雨。拍塞愁怀人不解,只有黄鹂能语。复拟待、乘槎重去。无奈东君刚留客,张碧油、缓按香红舞。生怕我,顿遐举。故溪冉冉春光度。想晚来、杨花云际,白苹无数。竹里樵青应是怪,目断鸣榔去路。料为我、羞烦鳞羽。好趁小蛮针线在,按纶巾、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崖壁怒开张,盆山草木苍。高深类盘古,琐细亦禅房。雨润画粘壁,风微书散床。小留谈不恶,而我病成妨。

春来何处无花木,偶向招提见君独。一枝着雨湿红妆,便觉群芳自尘俗。嘤嘤幽鸟竞迁乔,皎皎系驹聊在谷。人生富贵会有日,莫以青云轻白屋。固应遗策暂驻马,况复过屠宜得肉。无心杜老吟不到,半醉杨妃睡难足。态浓意远谁得似,空想当年丽人淑。嗟予坎壈世所鄙,正坐甲壬无背腹。

才接军符便起程,此行要并铁山名。孤忠解得孤城急,一勇判来一死轻。堂屋依湖空柳色,庙门当路枕松声。丈夫对著褒荣曲,誓挽天河洗甲兵。

安石榴花猩血鲜,凉荷高叶碧田田。鲥鱼入市河豚罢,已破江南打麦天。

达摩西来长子孙,不徒无诤且无言。后来鼻孔撩天汉,有眼何尝看世尊。

荒村日午未开门,雨後余花满地存。举世但能旌隐逸,谁人知道是王孙。

须知两角怒蛙升,即是千寻彩凤鸣。沧海定知伸缩处,君看黄潦漫亏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