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圃杏花二首

小树嫣然一两枝,晴醇雨醉忽相宜。
绝怜欲白仍红处,政是微开半吐时。
得幸东风无与对,主张春色郠还谁。
海棠穠丽梅花淡,匹似渠侬别样奇。

作品评述

《郡圃杏花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郡圃中的杏花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小树嫣然一两枝,
晴醇雨醉忽相宜。
绝怜欲白仍红处,
政是微开半吐时。
得幸东风无与对,
主张春色郠还谁。
海棠穠丽梅花淡,
匹似渠侬别样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杏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杏花的美丽和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棵小树,只有一两枝杏花,但它们嫣然盛开,给人以明亮、鲜艳的感觉。作者通过使用“晴醇雨醉”这样的形容词,表达了杏花在晴天和雨天都能展现出美丽的特点。

接着,诗中提到了杏花的颜色变化。杏花在绝大部分地方都是红色,但在某些地方却呈现出白色。这种变化使得杏花更加迷人,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变化之美的欣赏。

然后,诗中提到了东风。东风是春天的象征,它能带来温暖和生机。作者表示自己得到了东风的恩赐,使得杏花能够在郡圃中盛开。同时,作者也在问,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够欣赏到这美丽的春色呢?

最后,诗中提到了海棠和梅花。海棠花色艳丽,而梅花则淡雅清香。作者将它们与杏花相比,认为它们各有特色,同样美丽而奇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杏花的美丽和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示了作者对其他花卉的观察和欣赏,以及对自然界多样美的赞叹。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雪霰飘灯春夜长,相逢旅琐莫悲伤。朱颜绿发输君少,正好驱车上太行。

皇家威德憺遐荒,何物楼兰尚颉颃。想见诗人欹枕处,云霄中夜有光芒。

岭上西行双石人,临溪照水久逡巡。低头似愧南来使,居处虽高已失身。

连年疾疠缘何事,只为天时太暖生。今日六花初献瑞,定知田里顿身轻。

陇上泉流陇下分,断肠呜咽不堪闻。嫦娥一入月中去,巫峡千秋空白云。

衰病无悰日日加,喜君来自帝王家。素娥正驾一轮玉,老桂方开双树花。置酒虽欣陪重客,侑樽还愧乏名娃。莫辞今夕如泥醉,须念明朝各一涯。

壮游几度上南楼,今度重来二十秋。俯仰之间只犹昨,登临何处是无愁。好山常在世青眼,此水如斯人白头。老兴未阑明月上,归欤笠泽有扁舟。

佛祖有密语,有说即不密。密禅画吾真,密意已漏泄。如析栴檀香,片片体非别。密意在其中,密亦如是说。

万物不移三百篇,得鱼固自我忘筌。绪余一醒冬烘眼,快着长安得隽鞭。

六花飞舞似鹅毛,丞相身穿御赐袍。不念长安有贫者,下湖打鼓饮羊羔。

湖海三十载,穷观未见书。文章耻沿袭,体制薄浮虚。老去情怀恶,生平习气除。交亲应笑我,术业废三余。

误随烟艇武陵溪,未见桃花路已迷。云掩九扉风露冷,又吹残梦夕阳四。

人生虽是有愚贤,到底天伦只一般。惆怅同安何处所,不堪岁暮更天寒。

山头枯木半生耳,山下琉璃剪碧水。登山临水两超然,刻烛千篇对夫子。我生也是不羁人,白眼望天人共嗔。相逢赖有知音鲍,挥麈不疑咳唾真。子今更与竹林绝,我独凄然守株拙。望公声誉腾九天,不惟去作铮铮铁。

万里青天洗曙霜,秋曦满眼对晴光。扫残遗秉川原静,折过寒花迳隧荒。偶入名园逢漆吏,远寻香刹问支郎。浮行宠辰何须道,幸有田家浊酒尝。

开阁锦城中,馀闲访梵宫。九层连昼景,万象写秋空。天半将身到,江长与海通。提携出尘土,曾是穆清风。

眼前突兀见此石,怪怪奇奇俱可人。为问何如潘骑省,世间妍丑本非真。

结草为庵寄一枝,钟鱼聊复事清规。野蔬入供无人识,古柏为香有佛知。频去饮泉非为渴,偶来坐石忽忘饥。常谈且接头陀伴,欲说上乘空费辞。

徐刘文采后,邹鲁典刑间。为母求三釜,令人见一班。时平无事立,地僻得官闲。好索梅花笑,题诗海上山。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