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

野老幽居处,成吾一首诗。
桑枝碍行路,瓜蔓网疏篱。
牧去牛将犊,人来犬护儿。
生涯虽朴略,气象自熙熙。

作品评述

《山村》是苏轼(宋代文学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野老幽居处,
成吾一首诗。
桑枝碍行路,
瓜蔓网疏篱。
牧去牛将犊,
人来犬护儿。
生涯虽朴略,
气象自熙熙。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村的景象和村民的生活。诗人描述了一个幽居的老人,他在山村静谧的环境中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提到了桑树的枝条阻碍了行路,瓜蔓编织的篱笆稀疏不牢。诗人还描绘了放牧的牛离开,母牛则照料着小牛,而村民的狗则保护着村里的孩子。尽管生活朴素简单,但整个山村散发着欢乐和生机的氛围。

赏析:《山村》展现了苏轼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通过描绘山村的自然景物和村民的生活细节,传达出宁静、宜人的田园风光,以及朴素而快乐的生活态度。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桑枝碍路、瓜蔓网篱、牛犊相依、狗护儿等描写细腻而真实,给人以亲切感和温暖感受。整首诗简单明了,抒发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纯朴生活的赞美,呈现出一幅宜人而和谐的山村画卷。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村生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以及朴素生活中的幸福与满足。它向人们传递了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宁静与简单快乐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情的敏感,让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体味到了诗人的情感与感悟。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给人以宁静和欢乐的感受,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清晨洗面开篷门,巨螳蜋在水上奔。前怒两臂秋竹竿,後拖一腹春渔船。偶然拾得破蛛网,挈取四角沉重渊。柳上螳蜋工捕蝉,水上螳蜋工捕鱣。捕蝉顿顿得蝉食,捕鱣何曾得鱼吃。

东海有大鱼,罔罟无能近。砀然一朱水,蝼蚁得而困。

凿落秋江水石明,高枫老柳两滩横。君看叠巘云容变,又有中宵雨意生。

乾易以知险,履坦期同跻。誓彼不复地,一笑驷马题。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人事有酬酢,山居方寂寥。三时缠宿疾,十月见生朝。瘦骨添绵护,枯肠怯酒浇。为予歌一曲,亦足慰无聊。

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

御史帝耳目,监察沿隋唐。台阁迥清风,笔简凌秋霜。澄清一揽辔,驱狸走豺狼。贤哉故安侯,廉介尤刚方。闭门杜系谒,上殿肃朝纲。今侯有祖风,学术尤章章。出拥簿书尘,入薰书傅香。胸襟汉石渠,人物鲁灵光。终然百鸷鹗,不及一鸾凰。奉国信孜孜,问涂何皇皇。往岁金陵辙,前年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独上上方上,立高聊称心。气冲云易黑,影落县多阴。有云草不死,无风松自吟。会当求大药,他日复追寻。

缫作缫车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捲丝雪满籰。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着。懒归儿,听禽言,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秋风寒,衣衫单。

暧暧白日。引曜西倾。啾啾鸡雀。羣飞赴楹。皎皎明月。煌煌列星。严霜凄怆。飞雪覆庭。寂寂独居。寥寥空室。飘飘帷帐。荧荧华烛。尔不是居。帷帐何施。尔不是照。华烛何为。

积雪峰西遇奖称,半家寒骨起沟塍。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授钺已闻诸国静,坐筹重见大河澄。功居第一图烟阁,依旧终南满杜陵。

桥下浅深水,竹间红白花。酒仙同避世,何用厌长沙。

黄雀饱野粟,群飞动荆榛。今君抱何恨,寂寞向时人。老骥倦骧首,苍鹰愁易驯。高贤世未识,固合婴饥贫。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悲歌鬓发白,远赴湘吴春。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太簇为徽]八卦相荡,一气散施。隆炽恢台,职神声之。肃肃飚御,神咏于天。于昭神休,天子万年。

当年我镇卧龙山,曾种千花与万竿。岁久不知无恙否,因来且为报平安。

君子不谋食,士固食於人。饥饿自有责,何足烦吾神。拂几展我书,熟读困蹇屯。羲问与周孔,可鉴道屈信。欢欢眼中事,悠悠尘间身。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疏星淡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