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龙笔架

轩昂头角似真龙,偃仰毛锥有许功。
直等主人投笔去,定应腾踏入云中。

作品评述

《蚊龙笔架》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邵清甫。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叫做“蚊龙”的笔架,它的形状和气势都宛如真龙,毛锥指的是笔杆上的羽毛装饰,笔杆偃仰似倚立的武器,细长、锐利且有许多功效。

译文:

笔杆玲珑似真龙,
毛锥轻簇有许功。
当主投笔离身去,
必然翱翔入云中。

诗意:

诗中通过描写笔架的形态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向往和追求。蚊龙笔架形象逼真,毛锥装饰精致且有特殊的功用,象征着文章创作的工具,具备了灵性和能量。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腾飞入云,成为文学的精品,以及传承千古的艺术传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朴素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将笔架的形态与神韵娓娓道来。诗人用“轩昂头角似真龙”来形容笔架的宏伟气势,再用“偃仰毛锥有许功”来描绘其精美细腻的装饰,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笔架的美妙。

诗词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品未来的期望和希冀。他相信只要作者将作品交给主人,就会有飞翔的可能,可以进入云端,永远流传下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既融合了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又表达了对作品的期望和自信,使人感受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诗词推荐

飞腾仙驭自漳滨,去去西隅指灨津。夹道宾僚方一际,满城老稚便皆春。正心诚意平生学,爱物亲民此日仁。只恐贰藩车未暖,紫泥催促贰皇钧。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玩之堪兴异,何必见幽人。晚入应真理,经行尚未回。房中无俗物,林下有青苔。

高僧俗纵目,桥上建横亭。野水茫茫白,群山点点青。客帆风送叶,渔火夜遗星,看尽朝昏景。天涯一画屏。

分符不独得民夸,玉署清华有棣华。重耳山河初作主,阖闾宫阙旧为家。风飘楼阁高低乐,日照池塘上下花。多谢到州农未劝,双金先沐寄烟霞。

举棹乘春水,归山抚岁华。碧潭宵见月,红树晚开花。肃穆轻风度,依微隐径斜。危亭暗松石,幽涧落云霞。思鸟吟高树,游鱼戏浅沙。安知馀兴尽,相望紫烟赊。

凤池三入冠台躔,致了升平一品闲。白傅歌诗傅海外,晋公桃李满人间。上都云远经时别,故国春浓几度还。太史占天应有奏,寿星光彩近南山。

无复西郊访绮罗,任教佳景去如梭。残杯冷炙何曾梦,乱絮飞花积渐多。举世尽从忙里过,几人能共醉时歌。不辞作意营春事,急雨狂风可奈何。

春色照兰宫,秦女坐窗中。柳叶来眉上,桃花落脸红。拂尘开扇匣,卷帐却熏笼。衫薄偏憎日,裙轻更畏风。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八尺藤床六月天,林间风露饱鸣蝉。手挥如意葛巾堕,谁诵黄庭惊昼眠。

云冻窗棂香未残,月欹沙渚角声乾。相思千里梦初断,又是五更霜正寒。客路不知花代谢,家书只报竹平安。诗情却与山如旧,但做吾乡一等看。

社日方过花正肥,闲庭亦自长苔衣。柴扉暂启元无事,恐有梁间燕子归。

相逢顾我尚童儿,二十年来鬓有丝。涕泪两家同患难,光阴一半属分离。扁舟又作江湖别,千里长悬梦寐思。何日粗酬身世了,卜邻耕钧老追随。

西南积水远,老病喜生归。此地故人别,空馀泪满衣。

黄蘖山前水绕沙,春风吹石长灵芽。午窗落硙飞琼屑,呜碗翻汤涌雪花。

霜冷留宾发,心融篆贝经。疏金重锦诰,琢玉璨之庭。方禄参军养,俄丹寿母铭。可怜萱草露,也解泣仪形。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故人义重,访我岩扉。鸟啼花笑,云淡风微。莫怪坐来频劝酒,自从别后见君稀。

卜室高垣桑柘边,空中来往尽飞仙。似闻一举三千里,更待成功上九天。

门前杨柳树,借汝乌夜栖。郎眠夜未半,无奈汝争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