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王鹏运的《点绛唇.拟秋岩》
拼音和注音
mò gèng píng gāo , lán shān cǎo sè tiān yá m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涯:(名)天边。比喻极远的地方:海角~。[近]天际|天边。[反]咫尺。
阑珊:(书)(动)衰残;将尽:春意~|灯火~。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原诗
莫更凭高,阑珊草色天涯暮。
乱山无数,云意閒如许。一叶扁舟,梦到寻诗处。
愁延伫,断鸿声苦,寂寞龙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