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灵澈的《远公墓》
拼音和注音
gǔ mù shí léng léng , hán yún wǎn jǐng n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古墓:从有史以来已经死亡的人的坟墓,一般是指那种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的坟墓。亦译古冢,特指欧洲大陆史前时期的墓地。古墓中一般中国的坟墓比较有历史研究的价值,其历史时期可以大致分为近代和古代。中国人有独特的丧葬习俗,即入土为安,所以民国以前死亡入土即可称为古墓,民国至今入土而不能称为古墓。
晚景:(名)①晚上的景色或情景:欣赏~。②晚年的境况:~凄凉。
墓石:墓志;墓碑。指古墓中刻有画像等的砖石。
灵澈
灵澈(746~816),本姓汤氏,字源澄,越州会稽(今绍兴)人。云门寺律僧,驻锡衡岳寺。著有《律宗引源》廿一卷。与刘禹锡、刘长卿、吕温交往甚密,互有诗相赠,享誉当时诗坛。
原诗
古墓石棱棱,寒云晚景凝。虎溪月,不见雁门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