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滕和叔投赠

犹及溪斋识老成,万琅玕外一溪清。
诸郎与我雪灯共,两眼观书霜月明。
二十一年如梦过,五三六籍尚谁赓。
鹿车忽到苍崖底,老木惊秋亦向荣。

作品评述

《次韵滕和叔投赠》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犹及溪斋识老成,
万琅玕外一溪清。
诸郎与我雪灯共,
两眼观书霜月明。
二十一年如梦过,
五三六籍尚谁赓。
鹿车忽到苍崖底,
老木惊秋亦向荣。

译文:
还记得当初识得老成的溪斋,
万琅玕之外有一条清澈的溪流。
与我的学友们一起共享雪灯,
两只眼睛在冰霜下读书,月亮明亮。
二十一年就像一场梦一般过去了,
五三六籍的岁月还有谁能继续繁荣。
鹿车突然来到苍崖底部,
老木惊叹秋天的美丽也在茂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方岳在溪斋中度过的时光,表达了对友人滕和叔的思念之情。溪斋是一个清幽的地方,有一条清澈的溪流,这里是作者与诸多学友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地方。雪灯的意象可能暗示着诗人们在寒冷的冬夜中坚持学习的精神,而月亮的明亮则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启迪。

诗中提到的二十一年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暗示作者已经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时光。五三六籍则可能指的是五十三岁和六十岁之间的年龄,暗示了作者的年龄已经渐长,对于未来的发展和前途也充满了思考和忧虑。

最后两句描述了鹿车突然到达苍崖底部和老木惊叹秋天的美丽。这些景象可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投射,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的深刻感慨。鹿车的到来和老木的茂盛都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经历和成长相呼应。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希冀。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知识和生命意义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诗词推荐

马嘶残日没残霞,二月东风便到家。莫羡长安占春者,明年始见故园花。

穆天子,走龙媒。八辔冬珑逐天回,五精扫地凝云开。高门左右日月环,四方错镂棱层殷。舞霞垂尾长盘珊,江澄海净神母颜。施红点翠照虞泉,曳云拖玉下昆山。列旆如松,张盖如轮。金风殿秋,清明发春。八銮十乘,矗如云屯。琼钟瑶席甘露文,玄霜绛雪何足云。薰梅染柳将赠君。铅华

我有归心不可宽,忆君花好旧常欢。若令醉眼异乡见,定作故人相笑看。知有灵根分客易,却忧平地得春难。只应胡蝶还相识,飞过东风又可叹。

当时邛蜀起徵君,褒贬春秋赖洽闻。又见璧跗攽异数,要令金匮阐斯文。鱼凫西隔一隅地,龙马南来四世勋。陈古鉴今皆实迹,论思亟原张吾军。

闻说清朝对紫宸,君王侧席屡咨询。惟应民瘼开陈切,故遣分符验抚循。

治国兼耕岂理欤,阴谋乱政肆崎岖。仲尼若使为司寇,许子难逃两观诛。

衰发半白,笑面微红。野水秋无像,丛林春有功。华繁粉梦蝶,天远没飞鸿。借问分身几许,相随南北西东。

醉倚高楼上,裁诗得五言。蚕丛云羃羃,鸟道月昏昏。妓女吹金管,庖丁洗玉盆。客痴浑不寐,府主更开樽。

中庭一树碧桃花,东西飞落邻人家。东邻阿娇贮金屋,画眉夫婿金张族。退朝绮宴花拂筵,欢为簪花回曼睩。西邻女儿独含悲,良人远戍无归期。谁谓含悲对花落,花落纷宁如泪垂。可怜同是残英瓣,一悲一欢不相见。

城中甲第连霄汉,吾子书窗占地悭。卧地大衾长枕共,呻吟细字短檠间。一门兄季推谌纪,北屋东西著孔颜。祗恐四方羔雁到,未容坚坐闭柴关。

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

欲别无言倚画屏,含恨暗伤情。谢家庭树锦鸡鸣,残月落边城人欲别,马频嘶,绿槐千里长堤。出门芳草路萋萋,云雨别来易东西。不忍别君后,却入旧香闺。

世间无处避炎蒸,欲叫西风叫不应。恨乏白檀除热恼,心思赤脚踏层冰。醉游河朔谁同往,表借明光愧不能。闻有山林最深处,清凉境界著高僧。

咄咄休强名,刍狗亦为累。寂寥金粟身,曾未求诸己。

御柳丝长挂玉栏,不须惆怅百花残。还知三月春虽晚,好从金舆看牡丹。

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

水国欲为雪,野冰将合河。人同一阳至,泪向八行多。朋意今犹在,年华恨似过。看看四十九,应笑此蹉跎。

索索叶自雨,月寒遥夜阑。马嘶车铎鸣,群动不遑安。有人梦超俗,去发脱儒冠。平明视清镜,正尔良独难。

露晓红幢绿盖明,使君千骑会耆英。笙歌递奏连云上,荷芰传香拂面清。遐想雅欢均四坐,欲寻幽梦下重成。负薪独恨穷阎卧,不得临流预濯缨。

苏武初逢雁,王乔欲借凫。深知念行李,为报了长途。难稳三更枕,遥怜五岁雏。却思正月事,不敢恨榛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