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阳监丞见一庵

云间幽好许谁参,十亩林园拥舍南。
隐几献花真不二,举杯邀月但成三。
着鞭有路非吾乐,弹铗无求只自甘。
吾亦营巢老深竹,肯分华榜共名庵。

作品评述

《题子阳监丞见一庵》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间幽好许谁参,
十亩林园拥舍南。
隐几献花真不二,
举杯邀月但成三。
着鞭有路非吾乐,
弹铗无求只自甘。
吾亦营巢老深竹,
肯分华榜共名庵。

诗意:
这座幽静的庵院在云间,不知有谁来光顾。
庵院周围有十亩的林园,环绕着南面的房舍。
在幽静的小座位上,献上的花朵真是绝妙无二。
端起酒杯邀请月亮,却只能成为三个人的共饮。
赶着马车走的路并不使我快乐,
弹奏着琵琶,无所求,只是自我满足。
我也在深竹之中营造着我的巢穴,
愿与华丽的名望分开,共享这庵院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幽静的庵院,以及诗人在这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和庵院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隐逸的氛围。他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的“云间幽好”形容了庵院的环境,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十亩林园和南面的房舍给人一种宜居的感觉,与自然和谐相处。庵院中的隐几和献花,展示了诗人的修养和对美的追求。举杯邀月,表达了诗人的闲逸心情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人在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时,提到了“着鞭有路非吾乐,弹铗无求只自甘”。这是对现实生活的态度表达,诗人不愿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满足。最后两句“吾亦营巢老深竹,肯分华榜共名庵”表达了诗人在深山中营造巢穴的决心,愿意与世俗的荣誉分开,专注于庵院的名声和修行。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态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超脱尘俗的向往和追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心灵境界的热爱,以及对审美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平芜霜露合,孤雁向南征。影落黄龙渚,声凄魏豹城。残云疑路断,新月似弦惊。十载关山北,曾伤故国情。

万植御洪波,森然倒林薄。千颅咽云上,过半随潮落。其间风信背,更值雷声恶。天道亦裒多,吾将移海若。

吾州史君五十年,不曾召节来日边。老夫送人作太守,不曾送人上九天。玉皇去年选丁宽,遣求螺浦苏茕鱞。玉皇今年唤渠还,州民遮道不得前。文儒佳政万口傅,近世能吏了不关。道渠岂弟父母然,凛如冰霜照人寒。道渠明断神一般,秋毫不扰田里安。一州天下孰後先,要渠笔橐侍甘泉。

信云步谒洞霄宫,饭罢从游西复东。唇笛啸时吹白日,诗肠开处嚼清风。兀兀腾腾心了足,湾湾屈屈水欹曲。玲珑绿影万株松,潇洒清空二亩竹。天风吹泉飞雪花,溪石漱玉磨银牙。白云破碎漏天碧,青霭牵连遮日华。玉溜几声鸣绿荠,金藤千尺走青蛇。羊肠蟠路上天去,鹿角枯槎连日坠。

湖边多少游湖者,半在断桥烟雨间。尽逐春风看歌舞,几人着眼到青山。

道心无坏变无成,只怕微云点太清。重坎之亨人不识,一轮素月本来明。

纤纤圆实占芳春,得自侯门胜楚珍。开叶开花人不会,百千年是等闲身。

虬须憔悴羽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雕没夜云知御苑,马随仙仗识天香。五湖归去孤舟月,六国平来两鬓霜。唯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

温柔乡里睹春容。无语闲将脚带松。魂梦阳台迷暮雨,丰姿洛浦挹仙风。追陪梅下黄昏路,仿佛槐安富贵宫。旧恨上心空有感,扫除全付一杯中。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日溶凤沼摇波暖,云护龙楼倒影长。读罢黄庭无一事,好风吹动百花香。

春其几何到端木,三信东风银粟粟。眼惊天地有奇事,喜不自持诗陆续。尔时茅屋亦堪画,有竹宁甘食无肉。多年裋褐夜不暖,紫凤天吴共伸缩。袖中书册字蝇头,略借瑶阶明月烛。忍饥未惯愿岁丰,口虽不言以心祝。一生懒作贷米书,自汲溪水煮溪蔌。荷锄久欲眠秋云,飞翰谁惊落春瀑。

饮啄于身切,宜无决择然。岂其阳忍渴,嫌以盗名泉。北泽行犹至,东陵恶莫湔。羞为滥觞者,宁作挂瓢贤。激齿希高士,流涎异醉仙。枯肠一勺足,勿傍石门边。

有虎南山南,有石北山畔。虎石人未辨,箭发石遂贯。一朝两生心,见石不见虎。若向虎石求,引满徒自苦。

一叶黄时秋气清,三山转处大江横。禽鱼自有亲人意,草木皆能识履声。晴望高崖寻李愿,酒行半道致渊明。将诗与结江山好,他日来游分不生。

自别崔公四五秋,因何临老转风流。归来不说秦中事,歇定唯谋洛下游。酒面浮花应是喜,歌眉敛黛不关愁。得君更有无厌意,犹恨尊前欠老刘。

新诗远寄将,字字脱尘俗。时节近重阳,何由同把菊。

栖遑偏降志,疵贱倍修身。近觉多衰鬓,深知独故人。天垂五夜月,霜覆九衢尘。不待逢沮溺,而今恶问津。

倾都繁盛数宵中,知是钧天第几重。岧阙开筵纡警跸,彩山张乐戏鱼龙。月华高下随灯丽,春色融和入酒浓。拟逐胜游行乐去,长年于事亦无悰。

古言忍字似而非,独有痴顽二字奇。此是龟堂安乐法,大书铭座更何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