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吉州宣子舍人,和明州二首

碧海翻词笔,清霜逼谊风。
不应盛名下,未著玉堂中。
剩欲公留此,其如帝望公。
从今摩病眼,看到火城红。

作品评述

《送王吉州宣子舍人,和明州二首》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碧海翻词笔,
清霜逼谊风。
不应盛名下,
未著玉堂中。
剩欲公留此,
其如帝望公。
从今摩病眼,
看到火城红。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送别王吉州宣子舍人的作品,共有两首。第一首描述了海水翻腾,词笔如波涛般汹涌澎湃;第二首描绘了清晨的霜露,寒风逼人。诗人表达了对王吉州宣子舍人的赞美和祝福,认为他的才华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名利之下,而是应该在玉堂(指官场)中有所建树。诗人希望王吉州宣子舍人能够保留这些才华,就像帝王期望臣子一样。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继续努力,即使眼睛有病,也要看到王吉州宣子舍人在官场上取得的辉煌成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海水和清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王吉州宣子舍人的赞美和祝福。诗人通过对王吉州宣子舍人的期望,间接地表达了对自己的期许和努力。诗中的"火城红"一句,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看到王吉州宣子舍人在官场上的辉煌成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坚定决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追求成功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阿环家住阆风顶,绛阙瑶台相接。翳凤乘鸾人不见,隐隐霓裳云衱。秀骨贞风,长眉翠浅,映白咽红颊。非烟深处,渺然云浪千叠。一笑徐福扁舟,春风空老尽,当时童妾。骨冷魂清惊梦到,同看碧桃千叶。寄语青童,何时丹就,为我留琼笈。天鸡催晓,却愁吹堕尘劫。

稚子新能编笋笠,山妻旧解补荷衣。秋山隔岸清猿叫,湖水当门白鸟飞。(见《锦绣万花谷》)

龟不挟风雨,曳尾而长年。鸠不知戊己,七子何蹁跹。造物无盈亏,达者观其全。鹿裘行带索,中怀尝坦然。

吾亦爱吾庐,精舍出其右。南山祝吾君,身自乐畎亩。福田非住相,初不藉耕耨。众生睹善法,政合远奔走。谁知在家僧,特未断荤酒。更有一般獃,望南看北斗。

繁华莫叹异升平,到郡初烦露冕行。幕下吏书催署字,湖中妓舫歇歌声。潮来两渡皆侵岸,日落诸山半入城。休沐南屏烦一到,松间寻我旧题名。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船里犹鸣磬,溪头自曝衣。有家从小别,无寺不言归。料得逢寒住,当禅雪满扉。

一水泻寒玉,数峰罗翠屏。渔樵自来往,不悟落丹青。

四海车书未混同,忧怀都付酒杯中。云雷自昔开屯难,天地于今合泰通。浊酒寒灯招旧友,清江小艇忆诗翁。人生会面真难得,莫遣行装犯晓风。

尚自不与米,何堪大遗金。丁仪为有子,文略是诬亲。

五杂俎,绶若若。往复来,大车铎。不得已,去丘壑。

余杭县里卢明府,虚白亭中白舍人。今日相逢头似雪,一杯相劝送残春。

环堵萧然汝水隈,孤怀炯炯向谁开。青春不觉书边过,白发无端镜上来。祭灶请邻聊复尔,卖刀买犊岂难哉。故人休说封侯事,归钓江天有旧台。

江风西复东,飘暴忽何穷。初生虚无际,稍起荡漾中。应吹夏口樯竿折,定蹙湓城浪花咽。今朝莫怪沙岸明,昨夜声狂卷成雪。

青松未结茯苓英,杞菊春风亦已生。药物岂能增大数,栽培扶我暮龄行。

不复云軿去自留,却凭飞鹊集中流。

旱天无觅处,晓云此无数。只消一缕飞,亦可作甘露。

溪边竹瘦暮云昏,爱客头陀未掩门。问我年来何所事,袖边朱墨几多痕。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咒中洒甘露,指处流香泉。禅远目无事,体清宵不眠。枳闻庐山法,松入汉阳禅。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不闻尔言久,因觉我言非。欲得尔之善,真期尔指归。

风雩谁识旧童儿,法令今惟柱后师。刻枣谁书惊荡尽,踏槐遗老叹崩离。堂中授讲亡高座,庑下题名剩续碑。奎壁不存斋舍改,端能为泯少年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