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深上人院听远泉

泉声宜远听,入夜对支公。
断续来方尽,潺湲咽又通。
何年出石下,几里在山中。
君问穷源处,禅心与此同。

作品评述

《宿深上人院听远泉》是唐代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夜晚住进深静的上人院,
聆听远处泉水的声音。
泉水声音时断时续,
仿佛来自远方,又似乎直通心灵。
不知何年才涌出石下,
几里山中才能听到它的流淌。
你问我泉水的源头在何处,
禅心与它相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在上人院住宿时聆听远处泉水声音为主题,通过描绘泉水的声音和与之相连的禅心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的交融、对禅修境界的追求。

诗中以泉水声音为线索,从形容泉水声音的远近、断续、潺湲等特点入手,描绘了泉水声音的韵律和变化。泉水声音时断时续,仿佛来自远方,似乎直通诗人的内心深处,使诗人沉浸在这种宁静与美好的氛围中。

诗人在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泉水源头的探索和对禅修境界的思考。诗中的石下和山中,暗示了泉水的源头和流经的地方,但具体位置和时间并未揭示,使得泉水的奇妙与神秘更加凸显。诗人回答称,禅心与泉水相通,表达了诗人通过聆听泉水声音,感悟到禅修的境界,将自己的心灵与自然相融合。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泉水声音的描绘和禅心的呼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超越的渴望,以及对自然与心灵的融合之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与人们对于禅修与自然的向往和追寻有着共通之处,使诗人的感悟与读者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穷山候至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官居荒凉草树密,撩乱红紫开繁英。花深叶暗耀朝日,日暖众鸟皆嘤鸣。鸟言我岂解尔意,绵蛮但爱声可听。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竹林静啼青竹笋,深处不见惟闻声。陂田遶郭白水满,戴胜谷谷催春耕。

谁言玉井春,不作双井味。会有眠云客,领略两相似。

万马行空转屋檐,高寒屡索酒杯添。故人家住吴山上,借得西湖自卷帘。

可意黄鹂唤得醒,日移山影正当庭。飞花忽趁春风过,点破苔痕一片青。

真妃已返凤台仙,独立池亭思怆然。海岳不传青鸟信,石房谁伴白云眠。宫桃移种难生实,院箨初翻又引鞭。凝碧荒凉弦管静,萍花浮满钓鱼船。

廿载谁询独处情,翛然江郭养余清。老颜照水同梅瘦,短发临风斗雪明。寒雁联行轻落渚,晚鸦结队远归城。匆匆岁暮相思切,又辱沙塘折简行。

梅花寒雀不须摹,日影描窗作画图。寒雀解飞花解舞,君看此画古今无。

闻说游湖棹,寻常到此回。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其胎息注想之迷,因与酬唱水调歌头于后。采取铅须密,诚意辨妍媸。休教错认,夺来鼎内及其时。二物分明真伪,一得还君永得,此事契天机。记取元阳动,妙用在虚危。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自然时节,梦里也教不属精津气血,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

身虽居城邑,趣不落人间。门外尘埃满,庭中日月间。潮随朝梵响,雨入定衣斑。几欲携筇去,松阴一叩关。

老废雠书病废诗,昼闲惟与睡相宜。未寻内史流觞地,又近庞公上冢时。花发游蜂喧院落,笋长驯鹿入藩篱。石帆山下春如许,野老来招不用辞。

蜜室蜂房别有香。腊前偏会泄春光。凝伫清容何所似,笑姚黄。蜡注金锺诚得意,风飘气味压群芳。不似寿阳夸粉面,道家妆。

莫言名位未相俦,风月何曾阻献酬。前辈不须轻后辈,靖安今日在衡州。

援手遗嫠难,酬心乐泮恩。凄凉投辖井,慨叹给孤园。艺槚平居近,攀松永慕敦。流年驹过隙,不辱付诸昆。

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由来举止非闲雅,不是龙山落帽人。

十方大地是我一个身便能禁足,十方众生是我一个汉方解护生。禁足也步步不妄行,护生也心心不妄动。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

解缨聊复濯沧浪,晞发松阴藓石床。有味是贫琳馆俸,无功於懒玉函方。自参老子鼻端白,未羡诸公腰下黄。蔗境渐佳惟习静,笔床茶灶并荒唐。

愁盈镜里山,心叠琴中恨。露湿玉阑秋,香伴银屏冷。云归月正圆,雁到人无信。孤损凤皇钗,立津梧桐影。

三十余年不踏泥,其如犹有角如蹄。何当纪渻重驯养,四十日间如木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