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

枵花杨柳傍清明,淡沲风光画不成。
春到此时须急赏,绕堤今夜有蛙声。

作品评述

《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是宋代诗人张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蛙声的出现,表达了作者急于欣赏春景和自然声音的心情。

诗意:
这首诗以南湖的春天景色为背景,以及在这个时候出现的蛙声。诗人描述了春天的景色,有婀娜多姿的枵花和垂柳,但是这些美景却无法被表现出来。然而,春天已经到来,此时正是欣赏春景的好时机。在这个夜晚,绕着湖堤,可以听到蛙声的召唤。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蛙声的音响效果,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急迫欣赏春景和蛙声的心情。诗中的枵花和杨柳是春天的代表性景物,枵花婀娜多姿,杨柳柔美垂韵,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然而,作者却认为这些景色无法通过画笔来表现,这可能是因为作者感受到了春天景色的超越性和美好之处,无法用形象的艺术形式来完全表达。

诗中提到的蛙声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追求。蛙声是春天的代表之一,它们的叫声在夜晚格外清晰动听,给人一种静谧而美妙的感觉。这里的蛙声可以被视为春天到来的标志,也暗示着作者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春天的景色和声音。通过描绘蛙声,诗人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春天的美好,激发了读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和急切欣赏的心情,同时通过对春景和蛙声的描绘,传达了春天带来的美丽和喜悦。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鲜活和活力,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乡闾好事喜人传,闻说当初赋断弦。得暇灌花花造化,有方种药药神仙。忽看脚下相随处,又是人间别样天。数亩南园谁更管,任他荒草欲平肩。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兴还江海上,迹在是非端。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春水望桃花。春洲藉芳杜。琴从绿珠借。酒就文君取。牵马向渭桥。日曝山头脯。山简接{罒/离}倒。王戎如意舞。筝鸣金谷园。笛韵平阳坞。人生一百年。欢笑惟三五。何处觅钱刀。求为洛阳贾。

岩前春草萋萋色,岩上春风淡淡阴。数百年来无谢客,□□依旧到如今。

陌上春风破酒颜,马头珠络响珊珊。归来院落已深夜,满地月明花影寒。

说尽山寒未识寒,此间寒不是人间。岩崖泉冻琉璃涧,冰雪云封翡翠山。一檐衣裳都著尽,两边窗子更深关。耸肩缩颈仍呵手,无策能温两脚顽。

独拥香衾一半。

不向花前醉,花应解笑人。只忧连夜雨,又过一年春。日日无穷事,区区有限身。若非杯酒里,何以寄天真。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未到故乡时,将为故乡好。及至亲得归,争如身不到。目前相识无一人,出入空伤我怀抱。风雨萧萧旅馆秋,归来窗下和衣倒。梦中忽到江南路,寻得花边旧居处。桃脸蛾眉笑出门,

法尔非修本十成,平常酬答最分明。端然指出长安道,无奈游人不肯行。

思君梦里说邯郸。未成欢。已炊残。断送春归,风雨霎时间。空有生前医国手,医不到,子孙寒。欲登诗境吊方干。倩谁看。北邙山。落落晨星,不见暮云还。莫在人间寻食客,寻见后,匹如闲。

春浦南来元不到,画桡偶复入鸥群。人家远火林间见,船底微波枕上闻。山口正衔初出月,渡头未散欲归云。锦囊诗草新寥落,得句犹堪寄一欣。

使君慕丘祷,用志端不分。天高听甚卑,深知使君勤。立致楚东雨,如开衡岳云。赖此苗尽活,不然尪可焚。

白头归老荷君恩,一代勋名众所尊。自古年华稀七帙,本朝科甲重三元。海中仙子长生箓,洛下先生独乐园。怪见台光映东壁,郎官又侍紫微垣。

着意留春,留不住、春归难恋。最苦是、梅天烟雨,麦秋庭院。嫩竹阴浓莺出谷,柔桑采尽蚕成茧。奈沉腰、宽尽有谁知,难消遣。幽阁恨,双眉敛。香笺寄,飞鸿远。向风帘羞见,一双归燕。翠被闲将情做梦,青楼赚得恩成怨。对尊前、莫惜唤琼姬,持杯劝。

又上先生见一堂,澹然宾主两相忘。不知海内清风满,但觉山中白昼长。小雨络林妨蜡屐,靓妆环坐快瑶觞。曲终扶杖欲归去,即咏白驹三四章。

璧池清秩访燕台,曾捧瀛洲札翰来。今日二难俱大夜,当时三幅谩高才。戏悲槐市便便笥,狂忆樟亭满满杯。犹幸小兰同舍在,每因相见即衔哀。

向我能忘势,张侯却甚真。频分代舍饭,遣濯客裾尘。长日无知己,因君爱此身。可须砭剂力,振臂起漳滨。

南山入谷游,去彻山南州。下马云未尽,听猿星正稠。印茶泉绕石,封国角吹楼。远宦有何兴,贫兄无计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