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冠大谷肯于时,飣坐风流特地奇。
骨里馨香衣不隔,胸中水雪齿偏知。
卖浆碎捣琼为汁,解甲方怜玉作肌。
老子醉来浑谢客,见渠倒屣只嫌迟。

作品评述

《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万里。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品尝梨子的情景,并表达了对梨子的赞美和喜爱。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挂冠大谷肯于时,飣坐风流特地奇。
骨里馨香衣不隔,胸中水雪齿偏知。
卖浆碎捣琼为汁,解甲方怜玉作肌。
老子醉来浑谢客,见渠倒屣只嫌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品尝梨子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梨子的喜爱和赞美。诗中的“挂冠大谷肯于时”意味着作者在大谷中挂下冠帽,表示他对梨子的珍视和重要性。他坐在那里,享受着梨子带来的美妙感觉,感叹梨子的风流特异之处。

诗中的“骨里馨香衣不隔,胸中水雪齿偏知”表达了梨子的美味。梨子的香气透过衣物直达骨髓,梨子的清甜口感也能被作者的牙齿所感知。这种描写强调了梨子的独特魅力和美味。

接下来的两句“卖浆碎捣琼为汁,解甲方怜玉作肌”表达了作者对梨子的珍视和喜爱。作者将梨子比作琼浆,将品尝梨子的过程比作解甲,强调了梨子对他来说是一种珍贵的享受。他喜欢将梨子捣碎成汁,将梨子的滋味融入自己的身体,好像将梨子的美味融入自己的肌肤一样。

最后两句“老子醉来浑谢客,见渠倒屣只嫌迟”表达了作者对梨子的痴迷。作者表示,即使是在喝醉的状态下,他也会向梨子表示感谢,因为他觉得梨子的美味是无法拒绝的。他甚至觉得,如果有人在他喝醉之前就品尝了梨子,那就太晚了,因为梨子的美味是无法错过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梨子的喜爱和赞美,通过对梨子的品尝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金瓶芍药三千朵,玉轴琵琶四百弦。

山中百事且休闻,也莫参禅莫鍊神。缠树古藤无了日,随风乱叶岂由身。闲来景物吟方到,静处工夫识始真。想得大槐宫里梦,日高犹有未醒人。

李翁卧亭午,春深掩柴荆。忽闻风雨响,疑是勤王兵。

桃杏酣酣蜂蝶狂,儿童相唤踏春阳。老人自笑还多事,预恐明朝雨坏墙。

说时不借口,用处不依身。天寒绝飞鸟,潭净无游鳞。点活眼,著精神,野草闲华自在春。

老去才先尽,春来酒屡空。甘为耕钓手,畏作嗫嚅翁。与罪宁无说,言诗新有功。不堪须野鹜,似欲吐长虹。

幽梦匆匆破後。妆粉乱痕沾袖。遥想酒醒来,无奈玉销花瘦。回首。回首。绕岸夕阳疏柳。

道泰时还泰,时来命不来。何当离城市,高卧博山隈。

四序无穷。万物皆同。守空门、佛祖家风。香烟袅白,烛影摇红。对翠梧桐,金菡萏,玉芙蓉。潦倒山翁。少小顽童。天性而、一样疏慵。偶来尘世,忘却山中。有一枝梅,千竿竹,万年松。

昔有遗贤世所怜,沧浪亭下醉时眠。松江变酒终难待,却对残灯理短编。

细篾络丹柿,枯篱悬碧花。炊烟生旅灶,野水漱寒沙。栖鸟争投树,归牛自识家。恍然游蜀路,搔首忆天涯。

未住青云室,中秋独往年。上方嵩若寺,下视雨和烟。祖岂无言去,心因断臂传。不知能已后,更有几灯然。

古县峨新刹,孤亭占上头。野苔侵坐绿,江水带天流。丝断湘灵瑟,苹荒帝子洲。人寰真是梦,顷刻已千秋。

南北逃世难,始闻蕃汉殊。天下今一家,中原有驱除。

秋暖浑如水上春,意行幽径散衣巾。海棠突过色尤好,荷叶打空芽更新。焉得便遭田父饮,不须真现宰官身。今朝涉趣初悬傍,争睹何妨走四隣。

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吏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交征谁敢问,空想素丝诗。

道人手种两三竹,使君忽来唾珠玉。不须客赋千首诗,若是赏音一夔足。世人爱处但同流,一丝不挂似太俗。客来若问有何好,道人优昙远山绿。

楚国封疆最上流,夹江分命两诸侯。何年南狩牙樯出,六月西来雪浪浮。夏口楼台供夕望,晴川风物待春游。可能频度渔阳曲,不负当年鹦鹉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