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若将妄语诳众生,永劫不来世上行。
无缝塔中非相貌,劈头坐却老卢能。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一首宋代诗歌,由释印肃所作。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如果使用虚假言辞欺骗众生,将永远无法在来世中得行。无缝的塔里不是依赖相貌,劈头坐下却是老卢能。

诗意:
这首诗揭示了修行者面对世俗诱惑和妄语诱导的警示。作者强调,投机取巧、虚伪的行为注定得不到修行之果,而真正获得证道的是那些无欺骗、真实而深入的修行者。

赏析:
1. 诗歌表达了释印肃对虚假言辞的谴责。他告诫人们不要使用不实言辞欺骗众生,因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对自己无益,也无助于修行的进展。
2. 无缝的塔非相貌,劈头坐却老卢能,这两句揭示了修行上的真实之处。无缝的塔是指内心的清净无垢,与相貌无关,而老卢则象征了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他坐下来修行,不需要依赖外在的形象,而是靠内心的修行和境界来证实自己。
3. 诗中的“证道歌”一词,突出了修行者寻求证悟的过程。诗人试图通过这首歌来表达他的追求和对修行道路上的真理的讴歌。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虚假言辞的揭示和对真实修行的赞美,提醒人们在修行道路上始终坚持真实与纯粹。它呼吁人们摒弃诱惑和欺骗,竭力追求真理和证悟。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楚望迷千里,孤城草树浓。凭临点衣雨,容易落花风。人事年年改,风光处处同。未能忘出处,徙倚更书空。

共相呼唤醉归来。

由来咏团扇,今与值秋风。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不为幽岸隐,古色涵空出。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傍临玉光润,时泻苔花密。往往惊游鳞,尚疑垂钓日。

薄暮垂虹去。正江天、残霞冠日,乱鸿遵渚。万顷云涛风浩荡,笑整羽轮飞渡。问弱水、神仙何处。翳凤骑麟思往事,记朝元、金殿闻钟鼓。环佩响,翠鸾舞。梦中失却江南路。待西风、长城饮马,朔庭张弩。目尽青天何时到,赢得儿童好语。怅未复、长陵抔土。西子五湖归去後,泛仙舟、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生也死也,不道不道。只知憨狗怒逐块,谁见死蛇惊出草。著眼家林里许看,不萌枝上春阳早。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古刹清幽客喜过,千年宝树态婆娑。降龙伏虎成陈迹,只 山僧礼佛陀。

半浓半淡四山景,快雨快晴三月雷。桥影不随流水去,渔歌偏带夕阳来。

清流曲几回,吃饭此山隈。歌断怜莺续,诗迟畏酒催。晚晴初见月,春尽尚逢梅。归路缘江熟,支筇不用陪。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落日犹半野,闲来潭上游。非因恋幽赏,聊欲散烦忧。澄波鱼棨夕,荒竹鸟吟秋。不是愚溪上,胡为吾久留。

君不见天上星,万古耀虚碧。岂意一夕间,堕地化为石。物理变化无定端,谁保人心无改易。忆妾东边采白蘋,郎骑白马渡江津。垂鞭停棹潜相顾,共惜当年桃李春。石城二月东风暮,断肠狂絮随郎去。百年拆拟同灰尘,醉指青松表情愫。可怜一日君心改,前日之言复谁顾。弃捐不待颜色衰

转过斜桥峡,林疏见草堂。松涛翻面浪,花雨杂天香。归鸟云千树,幽人月半床。凭阑忆明远,露下生微凉。

忆挟阿兄过问津,停车旁睨国无人。卅年歌哭凭重觅,万影侏儒与作邻。撼海长鲸迷出没,处裈群虱自昏晨。蟠胸干莫终飞跃,与割层波溅虏尘。

抱得琵琶不忍弹,胡沙猎猎雪漫漫。晓来马上寒如许,信是将军出塞难。

遥夜天宇迥,开轩坐前楹。月华临水动,凉风满庭生。屡惜玄景至,悟兹尘虑清。疏星明玉阙,委露金茎。流序倏将迈,嘉朋纷远征。微才旅群彦,鸣佩集玉京。文词资丽泽,笙磬感同声。非比江湖客,驰心摇悬旌。

雪埋磴道古坛夷,畴昔兹游境绝奇。石上犹存周故辙,山尖难访禹残碑。云开天柱峰虽出,血作陈清水可悲。帝赏战功无吝色,定分宝枕疗金痍。

极目双峰剑倚天,重门因设据高山。城隍尽枕溪岩畔,井邑全居水石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