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

时来遇明圣,道济宁邦国。
猗欤瑚琏器,竭我股肱力。
进贤黜不肖,错枉举诸直。
宦官既却坐,权奸亦移职。
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
昭昭垂宪章,来世实作则。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皇甫澈所作,题目为《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时来遇明圣,
道济宁邦国。
猗欤瑚琏器,
竭我股肱力。
进贤黜不肖,
错枉举诸直。
宦官既却坐,
权奸亦移职。
载践每若惊,
三已无愠色。
昭昭垂宪章,
来世实作则。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李岘作为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的经历和心情。诗人皇甫澈赞扬了李岘的才德得以得到明君的重用,使国家得到了治理。他形容李岘就像珍贵的玉器,倾尽了自己的力量为国家效力。李岘推荐贤才,罢黜不肖,并且正确地提拔了忠直之士,使得宦官失去了权势,奸佞也被调离了职位。皇甫澈称赞李岘的忠诚,他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毫不畏惧,即使身处困境也没有表现出愠色。最后,皇甫澈说李岘的行为是符合昭昭宪章的,他的事迹将作为楷模被后世效仿。

赏析:
这首诗词以赋四相的形式,称赞了李岘在官场中的才能和忠诚。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李岘比喻为珍贵的瑚琏器,强调了他为国家付出的辛勤努力。诗中还描绘了李岘在政治上的改革举措,推荐贤才、罢黜不肖,使得宦官失去权势,权奸被调离职位,展现了李岘的正直和公正。诗人赞扬了李岘在艰难时刻的勇气和坚定,他面对困境时仍然保持愠色,展现了他的品格和忠诚。最后,诗人认为李岘的行为符合宪章,他的事迹将成为后世的楷模和榜样。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赞颂了李岘的政治才能和忠诚品德,以及他在官场中的改革举措。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李岘的敬佩之情,并将他的事迹视为后世的典范。

诗词推荐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哲理

少年裘马骋春游,直指金鞭过五侯。绿水桃花临广岸,画栏杨柳压青楼。

哲理

山光娱客古城东,云散春阴望处空。畏影戏鱼依藻绿,避人飞鸟动岩红。林间野坐分溪石,岸曲晴行喜水风。旧事共高文字饮,新游尽寄语言中。

哲理

野寺看红叶,县城闻捣衣。自怜痴病苦,犹共赏心违。高阁正临夜,前山应落晖。离情在烟鸟,遥入故关飞。

哲理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哲理

返照满寒流,轻舟任摇漾。支颐见千里,烟景非一状。远岫有无中,片帆风水上。天清去鸟灭,浦迥寒沙涨。树晚叠秋岚,江空翻宿浪。胸中千万虑,对此一清旷。回首碧云深,佳人不可望。

哲理

一枝浓艳照华堂。暖*贮春光。写生莫羡徐熙笔,风流在、百子池傍。点缀红妆玉颊,帘苫粉淡宫妆。静怜疏影伴昏黄。添麝入*香。惜花人老情缘在,云屏晚、银烛高张。细泻一杯春露,浩歌微雨东墙。

哲理

林飞倦翼已知不,小隐何妨且住山。未始便为长往计,回头魏阙五云间。

哲理

霰落初疑集陨珠,雪飞骤觉幻成图。檐间隙际窥疏密,屋顶树头看有无。夜度佛钟清涧谷,晓翻渔艇舞江湖。平生无限幽深意,付与匡床竹火炉。

哲理

人民城郭骇俱非,从此西迁西复西。曾是万家雄井邑,依然一段好山溪。津无可锁沈江渚,市不闻钟委草泥。碑碣更随年月换,兴亡往事向谁稽。

哲理

旨具百味,酌德三畴。贰觞既结,礼洽意周。庶几嘉乡,格神之幽。盯我樯事,锡以有秋。

哲理

坐我甑釜中,逾月不得脱。劳生亦何聊,喘喘觅少活。驾言往空谷,卧听惊濑{左氵右聒}。遭逢褦襶子,此事又中夺。天公不我怜,定为化邓渴。一夜翻河汉,散作珠玑泼。檐垂素练直,柏枕鸣聒聒。更饶窗户间,萧瑟溅飞沫。老火谢余晖,削迹去如掇。乃知造化心,潜通本无遏。繁暑移清

哲理

妾命薄,早入天家侍帷幄。君王勤俭省宴游,宝柱朱弦尘漠漠。日长别殿承恩稀,旱昃犹闻亲万机。宫中虽无珠玉赐,塞上不见烟尘飞。不须悲伤妾命薄,命薄却令天下乐。

哲理

雁荡英英云,孤凰云中吟。风吹五色羽,随此半山林。桐花作秋枯,野桑空绿沉。苦萁不致醉,鴞食予何心。凰兮归去来,岐山有高吟。

哲理

故人别后复如何,不寄新诗到薜萝。贾谊书成何日上,张衡愁比向时多。江城木落霜连地,泽国天寒水不波。重约明年秋八月,紫薇花底共鸣珂。

哲理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滉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

哲理

翠织岷峨锦绣春,堪嗟扑扑蔽胡尘。金鸡衔粟余殃在,谁断神驹踏杀人。

哲理

前代何人画山水,长安关仝营丘李。华原特起范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亦有北苑与河阳,后来作者谁能当。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气归苍茫。房山尚书初事米,晚自名家称绝美。艺高一代谁颉颃,只数吴兴赵公子。当时弭节匡庐峰,曾写太平兴国之神宫。五峰却立疑争雄,台殿突兀纷青

哲理

唐摹之传取奇古,仿佛硬黄疑此楮。我从眼力别瑶{斌去文加王},安得庸奴字如许。

哲理

老景春可惜,无花可留得。绕屋褚先生,萧萧何所直。每嫌柳浑青,追怅李太白。多谢安石榴,向人红蕊拆。

哲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