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十八首

未解空时决定疑,速教归去莫令迟。
诸方罕辨无声句,师子还生师子见。

作品评述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古代智慧和佛教思想为背景,通过探索人生的意义与境界,表达了对于修行的渴望和追求。

诗意:
这首诗词呈现了作者在寂静的时刻思索生死、世界和自我存在的情感。作者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拖延,及时追寻真理,以免错失良机。他还表达了对于智慧的渴望,希望能够突破语言的束缚,领悟无声的真谛。最后,他引用了佛教中的师子喻,表达了一种师生相依、相生的关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智慧的追求。作者通过对于时间的警醒,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拖延追求真理的机会。他用"未解空时决定疑,速教归去莫令迟"这两句表达了对于解脱之道的渴望和追求。在诗中,作者也指出语言的局限性,希望突破语言的束缚,直接领悟无声的真理,这体现了佛教对于超越语言的追求。最后,作者以佛教中的师子喻作结,表达了师生相依、相生的关系,强调了智慧的传承和发展。

这首诗词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语言,将人生的疑问和追求表达得深入人心。作者以佛教的智慧为基础,展示了对于人生意义和智慧的追寻,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及时行动。这首诗词在表达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语言的思考和对智慧的渴望。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递出一种追求智慧和超越语言的哲思,使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内心的震撼和启迪。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昔我作屋时,趣欲庇风雨。茆茨寒自刈,条枚细相拄。庳湿生蚍蚽,得暖森翅羽,摧挠自栋梁,朽败连柱础。邻父为我言:努力谋安处,土坚瓦可陶,步近木易取。岂知七十翁,沈痼久未愈,身世如浮沤,家舍真逆旅,一床居易足,十岁敢自许。且当复其初,浩歌卧环堵。

李白坟三尺,嵯峨万古名。因君还故里,为我吊先生。晴日移虹影,空山出鹤声。老郎闲未得,无计此中行。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朱绂临秦望,皇华赴洛桥。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秋风将客思,川上晚萧萧。

滩里惊涛怖杀人,潭中净绿数浮鳞。如何咫尺能悬隔,物外区中信莫伦。

古人不轻出,出则尧舜其君民;古人不轻隐,隐则坐使风俗淳。孰知後世乃不然,唐虞日远如飞烟,异端欲出六籍上,裔夷直居中夏先。穷居求志达行道,傥不塞责真负天。士固不可苟富贵,顾亦岂可徒贫贱;如其一念有媿心,宁不终身戴惭面!老夫少年铁铸砚,欲窥圣门终未见。祝君勿恃

呵花贴鬓黏寒发,凝酥光透猩猩血。经过洛水几多人,唯有陈王见罗袜。

山郭五里余,气象忽异色。蛟龙尝虎蟠,潭水至今黑。变化验莫穷,白昼起霹雳。山形抱江来,怪石莫倾侧。有寺出其间,户牖立丹壁。微云垂鉴中,彩色画不得。小阁才数弓,吐纳半江碧。日光涵游鱼,到底如不隔。老竹风萧萧,长根擘青石。送声寄哀弦,往往动魂魂。载酒同遨游,逢奇

勇有孟施舍,能无惧而已。若人学佛法,勇亦当如此。休来讲下坐,莫入禅门里。但能一切舍,管取佛欢喜。

不起一念,向道须弥。舌头一脔肉,口唇两边皮。云门得用妙如许,不落是非知不知。

使家亲劝驾,贱子辱同升。晓月鴒原聚,秋空雁字凌。燕山惭五桂,西海继三鹏。况藉吹嘘力,扶摇正可乘。

漠漠江皋,迢迢驿路,天教为春传信。万木丛边,百花头上,不管雪飞风紧。寻交访旧,惟翠竹、寒松相认。不意牵丝动兴,何心衬妆添晕。孤标最甘冷落,不许蝶亲蜂近。直自从来洁白,个中清韵。尽做重闻塞管,也何害、香销粉痕尽。待到和羹,才明底蕴。

独行沙岸不相携,准拟沿溪更渡溪。药蔓交加虫上下,柳花撩乱蝶高低。杖头晓伴春云石,屐齿晴翻夜雨泥。诗就随山为人写,等闲抽尽锦中题。

谁道梅花早,残年岂是春。何如艳风日,独自占芳辰。

墙宇周回院落深,日光风色净阴阴。柔条一似孙荆玉,贴地反腰衔宝簪。

我有二顷田,长洲东百里。环涂为之区,积葑相连纚.松江流其旁,春夏多苦水。堤防苟不时,泛滥即无已。粤余病眠久,而复家无峙。田峻不胜荒,农功皆废弛。他稼已如云,我田方欲莳。四际上通波,兼之葭与苇。是时立秋后,烟露浩凄矣。虽然遣毕功,萎约都无几。如何海上风,连日

黑衣神孙披天裳。

百丈清规,千古洪范。藏这则虚空绝迹。用之则纲令森严。

主人寂寞客屯邅,愁绝终南满案前。乞取中庭藤五尺,为君高劚扣青天。

渺渺无穷尽,风涛几日平。年光与人事,东去一声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