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接圣宅神都,方来五过区。
国贤熙帝载,灵命握乾符。
至化当纯被,斯文盖诞敷。
车书今混一,圣治奉三无。

作品评述

《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该诗描述了接待圣宅神都的盛况,以及国家的贤明统治和神圣治理。

这首诗词描绘了隋代郊庙朝会的盛况,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和对圣明统治的赞美。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接圣宅神都,方来五过区。
国贤熙帝载,灵命握乾符。
至化当纯被,斯文盖诞敷。
车书今混一,圣治奉三无。

译文:
迎接圣宅神明的到来,五方皆有奉献。
国家的贤明君主载道而来,灵命掌握乾符。
至善的化德应得以显扬,文明的礼乐广泛传布。
车书现今融为一体,圣明治理彰显无瑕。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隋代郊庙朝会的盛况,郊庙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场所。诗中通过描绘接待圣宅神明的盛况,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和对君主的赞美。国家的贤明君主被赋予了灵命和乾符,象征着他们的神圣地位和统治权威。诗人认为,国家应该顺应至善的道德原则,使善行和美德得以广泛传播,以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繁荣。最后两句表达了君主的圣明治理,展示了无瑕的统治。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隋代的社会风貌和统治理念。通过描绘郊庙朝会的盛况,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凸显了古代帝王的尊崇地位和神圣使命。诗中对国家的贤明君主和圣明治理进行了歌颂,强调了君主的重要性和他们对国家繁荣的贡献。诗人还倡导了道德的价值观,认为国家应该倡导纯洁和善良的品德,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和谐。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隋代社会的繁荣与治理理念,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夷俗华风事事违,矫情随物动非宜。腥膻肴膳尝皆遍,繁促声音听自悲。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

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

扁舟发孤城,挥手谢送者。山回地势卷,天豁江面泻。中流望赤壁,石脚插水下。昏昏烟雾岭,历历渔樵舍。居夷实三载,邻里通假借。别之岂无情,老泪为一洒。篙工起鸣鼓,轻橹健于马。聊为过江宿,寂寂樊山夜。

寒云淡淡天无际,片帆落处沙鸥起。水阔风高日复斜,扁舟独宿芦花里。

化蜀归来欲醉吟,君王又起福淮民。旌旗光动迟迟日,鼓角声传盎盎春。风采十州安抚使,典刑四海老成人。屯田小试营平策,蚤晚论思从紫辰。

空山岑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伴我悠悠过闲日,怜渠灼灼媚穷秋。清香但欲持供佛,醉舞何妨插满头。此生萍梗难前料,知复明年相见不

广文官舍自萧然,好事何人与酒钱。惯伴诸生甘寂寞,倦从狷子醉妖妍。静挥绿绮心逾适,渴饮门冬手自煎。畴昔东山怀雅尚,未须轻鄙笑臞仙。

书来只说住高峰,不记松林第几重。欲拣青峦问茅舍,秋山一样白云封。

博浪沙头触副车,潜游东夏识真符。风云智略移秦鼎,星斗功名启汉图。商老已来宁少海,赤松还约访仙都。雍容进退全天道,凛凛高风万古无。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丛祠牲酒走村村,赖是龙归为解纷。爽气收回骑月雨,快风散尽满天云。数峰缥缈如屏面,一浦涟漪作簟纹。犹胜楚人箫鼓里,九歌哀怨下湘君。

平野俄空阔,遥山且有无。斜阳对扪蝨,螟树忽啼乌。老去犹羁旅,生平颇壮图。田翁诧丰岁,不拟话为儒。

锦树高枝种万窠,岁收百斛足生涯。八钱买得一斤重,鲁直诗中特地夸。

荡荡坤德,物无不载。柔顺利贞,含弛光大。笾豆既陈,金石斯在。四海永宁,福禄攸介。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暗滩水落涨虚沙,滩去秦吴万里赊。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离歌不断如留客,归梦初惊似到家。山鸟一声人未起,半床春月在天涯。

家在荒陂长似秋,蓼花芹叶水虫幽。去年相伴寻山客,明月今宵何处游。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东风潜启物,动息意皆新。此鸟从幽谷,依林报早春。出寒虽未及,振羽渐能频。稍类冲天鹤,多随折桂人。尊前喧有语,花里昼藏身。若向秾华处,馀禽不见亲。

高高山顶寺,更有最高人。定起松鸣屋,吟圆月上身。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