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俞陛云的《齐天乐》
拼音和注音
jì mài yáo qīng , huāng bēi fú yàn zì xiāng y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自相: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共相”。
俞陛云
不详
原诗
关山直北烟尘际,危楼暮寒孤倚。
茂苑清歌,馀杭残酒,都化一襟梦雨。堕欢飘羽。
况腹痛回鞭,西州故侣。
荠麦摇青,荒陂凫雁自相语。渊明三径何处。
泛波涛萍梗,身世焉寄。
沧海鲸翻,连城虎踞,莫问天涯行旅。瑶京信阻。
任归燕巢林,画堂谁主。掩抑湘弦,自笺离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