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振锡桥

五峰翠挼蓝,双涧声振锡。
中有老频螺,倒吹无孔笛。
不许行云作伴归,谁来踏破苍苔迹。

作品评述

《国清振锡桥》是宋代释慧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峰翠挼蓝,双涧声振锡。
中有老频螺,倒吹无孔笛。
不许行云作伴归,谁来踏破苍苔迹。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一座宁静的桥梁。桥下有五座峰峦,葱翠欲滴,山间传来的流水声如音乐般婉转,震动着人们手中的铜锡。在桥的中央,有一种名为“老频螺”的乐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演奏,仿佛没有孔洞的笛子一样。然后诗人表达了一种禁止云彩成为伴随者的意愿,他希望有人能够踏破覆盖在苍苔上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桥梁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五座峰峦的翠绿色与流水声相互呼应,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老频螺的描述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它以倒吹的方式演奏,给人一种神秘而独特的感觉。诗末的禁止云彩成为伴随者的表达,可能意味着诗人希望有人能够独自体验这座桥的美丽,不受外界干扰。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有人能够踏破苍苔痕迹的期望,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真实感与深度体验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浓郁的意境和隐喻手法展示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寂静追求。读者可以通过诗人对景物的描绘,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神秘之美,也能够联想到自己内心对于宁静与深度体验的向往。该诗词通过意象的构建,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思考的空间,体现了宋代文人诗歌的独特韵味。

诗词推荐

回首章台路。又一番春事阑珊,满帘风絮。郭外谁家闲院落,别是壶天意趣。拚一日、来游一度。除却忧愁风雨外,肯容他、野马埋双屦。行乐地,更何处。人生忍把佳期误。况今朝满坐春风,怎禁不去。莲社兰亭当日话,便合从今委付。算此语、非缘要誉。饮少欢多还觉醉,看归途、叠嶂

东游谁见待,尽室寄长安。别后叶频落,去程山已寒。大河风色度,旷野烧烟残。匣有青铜镜,时将照鬓看。

风已清,月朗琴复鸣。掩抑非千态,殷勤是一声。歌宛转,宛转和且长。愿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日已暮,长檐鸟声度。此时望君君不来,此时思君君不顾。歌宛转,宛转那能异栖宿。愿为形与影,出入恒相逐。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猿臂虬须不解文,生来提剑浊河濆。仇家莫记从前事,今日朝廷靖虏军。

小小腰身相称。更著人心性。一声歌起绣帘阴,都遏住、行云影。闻道玉郎家近。被春风勾引。从今莫怪一东看,自压尽、人间韵。

江城月暗山岑郁,默坐但听巴水声。向使江清山月白,欲教迁客若为情。

乡树三摇落,临风歌式微。徒嗟俗缘重,端使素心违。茅阁杉松冷,山园药草肥。不能如海燕,岁岁一西飞。

路臣何方来,去马真如龙。行骄不动尘,满辔金珑璁。有人自天来,将避荆棘丛。狞呼不觉止,推下苍黄中。十夫掣鞭策,御之如惊鸿。日行六七邮,瞥若鹰无踪。路臣慎勿愬,愬则刑尔躬。军期方似雨,天命正如风。七雄战争时,宾旅犹自通。如何太平世,动步却途穷。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满插瓶花罢出游,莫将攀折为花愁。不知烛照香薰看,何似风吹雨打休?

郊翰秋劲愈于锥,筠管温温上玉辉。聊为夫君一栖阁,老来驽缓久知非。

倦寝数残更,孤灯暗又明。竹梢馀雨重,时复拂帘惊。

春夜常如岁,何妨秉烛嬉。百花俱中酒,万竹自吟诗。

岚云冻不飞,江水明素练。千林冥若空,遥峰隐还见。渔歌岩下起,落日声犹转。

春将半。莺声乱。柳丝拂马花迎面。小堂风。暮楼钟。草色连云,暝色连空。重重。秋千畔。何人见。宝钗斜照春妆浅。酒霞红。与谁同。试问别来,近日情悰,忡忡。

潘君狂甚诗能古,叶子文高世莫惊。何处有田求二顷,向来三月决归耕。

江有枫,其叶蒙蒙。我友自东,于以游从。山有槭,其叶漠漠。我友徂北,于以休息。想彼槭矣,亦类其枫。矧伊怀人,而忘其东。东可游矣,会之丘矣。于山于水,于庙于寺,于亭于里,君子游焉。于以宴喜,其乐亹亹。粤东可居,彼吴之墟。有田有庭,有朋有书,有莼有鱼,君子居焉。

野桥田径滑,官路柳条新。流水伴丽日,野花留晚春。点空知去翼,冲绿有归人。自笑谙岐路,无劳更问津。

残麦从渠官夺之,山僧何用怨长饥。人间六月红尘里,无此玉龙千丈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