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镂冰叠雪斗轻盈,碧瓦朱栏相照明。
想得彭园富春色,数枝春色岂无情。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咏梅五十首呈给史尚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释绍嵩写给史尚书的五十首梅花咏诗之一。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美丽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和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人首先用“镂冰叠雪”来形容梅花,意味着梅花婀娜多姿,如同凝结的冰雪一般美丽。接着,他描述了碧瓦和朱栏的色彩相互映衬,照亮了梅花的美丽。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清丽雅致的赞赏。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彭园和富春山色,这是对富春江的美丽景致的暗示。他暗示了梅花所展现的美丽是与自然景色相辅相成的。诗人说:“数枝春色岂无情”,表达了梅花所代表的春天之美并不缺少感情。

这首诗展示了梅花的独特之美以及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梅花的魅力。诗人在赏析梅花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敬仰之情。这种描写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诗歌表达方式,使该诗成为宋代咏梅诗中的佳作之一。

作者介绍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举眼趋浮末,斯人独好修。青春三不惑,黄卷百无忧。玉出方流润,鸾停翠竹幽。相思自成韵,不必寄西邮。

已任时命去,亦从岁月除。中心一调伏,外累尽空虚。名宦意已矣,林泉计何如。拟近东林寺,溪边结一庐。

枯杨碛里久无春,盗得黄羊是汉人。骆马驮金输塞尽,不知何物铸功臣。

巢湖春涨喻溪深,才过东关见故林。莫道南来总无利,水亭山寺二年吟。

南风薰燕麦,送子怅如何。迢递戎车役,凄凉横笛歌。天笼平野迥,山绕古关多。莫笑书生怯,能当曳落河。

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衣染龙涎与麝脐,裁云剪月作冰肌。小瓶雪水无多子,只篸横斜一两枝。

儿行欣得师,爷往愁欠友。去凶勿惘然,得师知慰否。有时频执经,无事莫多酒。无谓数月程,秋风在回首。

客路秋深又送迎,狂歌烂饮慰飘零。风前数发茎茎白,马上看山段段青。古穴无丹生洞气,高林有鹤避潮腥。明年更欲三茅去,拟借新牋道德经。

六月还当月尽休,今年节令却齐头。萧萧不待听梧叶,一见银河认得秋。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仙院文房隔旧宫,当时盛事尽成空。墨池半在颓垣下,书带犹生蔓草中。巡内因经九重苑,裁诗又继二南风。为兄手写殷勤句,遍历三台各一通。

铜台宫观委灰尘,魏主园林漳水滨。即今西望犹堪思,况复当时歌舞人。

月到中天云划开,断桥幻出玉楼台。夜深一鹤掠舟过,疑是坡仙赤壁来。

绿发溪山笑语中,岂知翻手两成翁。辛夷屋角抟香雪,踯躅冈头挽醉红。想见旧山茅径在,追随今日板舆空。渭阳车马嗟何及,荣禄方当与子同

当年衫鬓两青青,强说重临慰别情。衰发祗今无可白,故应相对话来生。

莲花细步散香尘,金粟山门礼佛频。一种少年齐目断,不知谁是比肩人。

少公禀气后三年,易箦翻居三日先。学数弟兄犹间有,寿随父母独谁全。悲哉易感精神往,造化难凭祸福迁。应恨南山人远去,从今独卧北山阡。

与君欲赴西楼约。西楼风急征衫薄。且莫上兰舟。怕人清泪流。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