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诗

白团扇子白纱衣,怕见萤光作火吹。
屈指西风明日是,会将束緼乞怜时。

作品评述

《扇子诗》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团扇子白纱衣,
怕见萤光作火吹。
屈指西风明日是,
会将束緼乞怜时。

译文:
白色的团扇,白色的纱衣,
害怕看到萤火虫的光会吹灭。
屈起手指,西风吹拂的明天就要来临,
我期待着束起发辫的时刻,恳求你的怜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扇子为题材,表达了作者的柔情和倾慕之情。诗中的白色团扇和白纱衣象征纯洁和无暇,暗示了作者心中的纯真爱情。作者提到怕见到萤火虫的光会吹灭,这里通过对小小的萤火虫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珍视和害怕失去的担忧。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屈起手指,指向明天即将到来的西风,暗示着期待与心中所爱相见的渴望。束起发辫则是古代女子为表示爱慕而采取的姿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乞怜和期盼。

整首诗词情感细腻、含蓄而充满浪漫情怀,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追求。通过扇子这一小小的物件,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传达出对爱情的渴望和珍视,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之感。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钓鱼公子学屠龙,潦倒西班八品中。鼠目獐头登要地,鸡鸣狗盗策奇功。仪刑拔士无光禄,经术传家有圣童。慨想斯人安可作,九原松檟几秋风。

衲僧照彻千差眼,缁素浅深毫发分。分处莫非全正令,法王那得独称尊。

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闲穿深蒿里,争食复争飞。穷老一颓舍,枣多桑树稀。无枣犹可食,无桑何以衣。萧条空仓暮,相引时来归。邪路岂不捷,渚田岂不肥。水长路且坏,恻恻与心违。

儿子与门生,东篱忆送迎。吾虽愧光禄,独幸识渊明。爱酒终成疾,工诗早得名。晁家难肋集,已足继新城。

东人之子,其来秩秩。是追是琢,是进是服。

临安城郭半池台,曾是香尘扑面来。不见当时翠軿女,今年陌上又花开。

丙夜忽窗白,披衣起凭栏。山川如昼见,松桧照人寒。孤鹤欬屋脊,群僧鼾纸单。灯前呼老佛,妙境许同观。

使君古醇儒,内视保良贵。芸芸镜中影,了莫遁情伪。赋芧岂至术,机灌彼谁子。退食一堂间,百事反诸己。床敷但诗卷,庭砌亦屐齿。洞洞灵府闲,拳拳圣言畏。独传迂叟印,不作俯仰愧。何当拾级前,拱坐商略是。謦咳付元城,归咏如阙里。从俗倦执热,得意风雨会。

贤圣何曾时一中,扁舟但困打头风。按田外叹裹粮乏,还舍内嗟瓶粟空。论事时遭瞋目视,催科隔绝满堂烘。匆匆结束又西迈,望眼却随黄鹄东。

笑把荷囊下紫霄,人传千载鹤归辽。精忠一片驰寅陛,乐事无穷继牛桥。垂钓沧浪听欸乃,挥毫云岫赋逍遥。今辰恰纪蓬壶瑞,南极横陈埒斗杓。

高房占境幽,讲退即冥搜。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瓶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莫道归山字,朝贤日献酬。

千本春桃行石颜,暖风扶袖入云端。庾郎食菜今多少,但看行厨白璧盘。

海上生涯一钓舟,偶因名利事淹留。旅涂谁见客青眼,故国几多人白头。霁色满川明水驿,蝉声落日隐城楼。如何未尽此行役,西入潼关云木秋。

一尊情话向南荣,好雨知时盆样倾。且喜黍苗饶岁事,莫愁梧竹作秋声。檐花夜永灯前落,池草诗成梦里惊。端的对床寻旧约,韦郎曾赋五言城。

浮世浮名能几何,致身流落向天涯。少年心壮轻为客,一日病来思在家。山顶老猿啼古木,渡头新雁下平沙。不堪吟罢西风起,黄叶满庭寒日斜。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绿车旋楚服,丹跸伫秦川。珠皋转归骑,金岸引行旃。一朝限原隰,千里间风烟。莺喧上林谷,凫响御沟泉。断云移鲁盖,离歌动舜弦。别念凝神扆,崇恩洽玳筵。顾惟惭叩寂,徒自仰钧天。

孤愤全凭尺素书,一官牢落竟何如。兵威似火难言熄,世事犹棋祗报输。鱼弃青蒲归浅渚,鸟忘白粒堕枯株。札人纵有忧天志,忍见鸱夷赐子胥。

老火忽西流,凉飚应蓐收。倦怀辞浊暑,爽意入清秋。得句新逾洁,炊秔香正浮。身閒仍有酒,此外更何求。

叔父同流元佑支,清贫远自相国时。旧闻河朔人伟奇,元衡笔力犹可窥。佳哉伯玉贤埙篪,小阮亦与竹林期。兆民虽云非旧知,知之正自梅花诗。伯寿憔悴儒冠衣,十年不调长苦饥。经明行修后所归,非吾光远其谁推。洪文学问方筑基,基成可保无倾欹。嗟我误落东南陲,疏者乃亲亲异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