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夏日同元美子与集子相宅》
拼音和注音
pī jīn dù fēng yǔ , bǎ jiǔ chū xīng h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雨:(名)①风和雨:~无阻|~大作。②比喻艰难困苦:不经历~,怎么见彩虹?
把酒:拿着酒杯。
星河:天空联亘如带的星群。
披襟: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指衣衫破烂,把衣襟拖挂下来。亦作“[[披衿]]”。犹披心。谓推诚相与。
襟度:襟度jīndù胸襟;胸怀度量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佳客堪常见,幽期暑亦过。
披襟度风雨,把酒出星河。
懒拙元相藉,文章敢自多。
夜深忘白羽,玉树倚蹉跎。